东津渡位于今淮南市谢家集区唐山镇和寿县寿春镇交界的东淝河上,古名长濑津,是寿县宾阳门外的淝水古渡,距寿州古城2公里。
《水经注》载:“淝水自黎浆北迳寿春县故城东为长濑津,津侧有谢堂北亭,迎送所薄,水陆舟车,是焉萃止。”意为淝水从黎浆北流,流经寿春古城东名为“长濑”的渡口。渡口旁设有谢氏家族的亭子,专门迎送往来贩运木料柴草的客商,水路来的舟船和陆行的车辆都到这里停靠。可知东津渡古时称“长赖津”,以“濑”取名,可见当年水流之急。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在《浮淮赋》中写道:“于是迅风兴,涛波动,长濑潭渨,滂沛汹溶。”后代有人将这两句赋辞活化为“迅风兴潭渨,波涛动长濑”,并认为王粲在赋中的“长濑”便是长濑津。这段文字,信息量大,郦道元在《水经注》提及的“寿春故城”,即是现如今柏家台楚国故都遗址。至于“谢堂北亭”,或许就是为纪念谢安谢玄所设。“谢堂北亭”令人不由联想公元383年,发生在寿春古城东淝河畔那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淝水之战。前秦苻坚强征各族人民,组成87万大军南下,他自称投鞭可以断流,企图一举灭晋。晋相谢安使谢玄等率北府兵8万迎战。结果,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前秦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先后建立了十余个小国。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淝水之战,不仅在历史上留下来浓重的一笔,还在公共语汇中留下了“八公山下草木皆兵”、“风声鹤唳”、“投鞭断流”等成语典故流传至今。
昔日古渡上,一座崭新的现代化大桥如长虹卧波。伫立桥上,寿州古城、八公仙山与逶迤淝水尽收眼底,桥下水波微澜,如历史的回声,令人不由生出怀古之心。据《资治通鉴》载,公元956年,后周征战南唐时,周世宗率部包围寿州时,曾踏过“淝桥”。《寿州志》对此亦有记录:“周世宗征淮南至淝水,亲取一石马上,持以供炮,从官过桥者,人负一石。即此。复倾圮,以舟济。”由此,可见,淝水古渡上架有古桥。
后世人,屡屡在此修桥。清咸丰状元、清末大臣、一代帝师孙家鼐撰文曰:“东津渡汇东南诸水,由城东绕而北循山麓,西与淮水汇,州之东门为往来孔道,旧有桥,今且圮。修治之桥长72丈,宽2丈3尺,往来行人得以遵坦途。”《光绪·寿州志》称: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东津渡即开始创建淝水桥,但后来的一场大水,将桥梁冲毁。至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署寿州知府孔传橿与凤台县知县鹿谦吉捐个人的俸银为资,令乡绅孙珩监办,在东津渡口修建较大的桥梁。该桥修完一孔后资金用尽,工程只好中止。此后到了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乡绅郑纯(文颖)捐银千两助修东津桥,修桥工程复工,于是又修成一孔。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大水屡发,冲击东津桥,导致桥墙坍塌。
历史上的淝水桥,“上行车马,下通舟楫”,由于连年黄泛,东津渡在解放前夕已经淤塞严重。20世纪50年代,在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下,治淮工程如火如荼地开展。其间,在淝水入淮口处的五里庙,兴建一座大型节制闸,防御淮水倒灌。同时,由瓦埠湖至淝水入淮口,新挖一条与淝水平行的新河,以扩大淝水下泄流量。在淝水新河上重建一座3孔石拱桥。20世纪60年代末,跨越淝水古渡的原石桥被拆除,兴建了一座全长500多米的钢筋混凝土公路桥。这座于上世纪70年代初竣工通车的东津渡大桥,亦成为了历史。2022年12月9日,全长1900米,大桥主跨130米,宽16.25米,双向6车道的东津渡大桥全线贯通。淝水古渡之名,因一座座桥梁,被世人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