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麦浪翻滚时

——我市小麦抢收一线速记

版次:A01  2023年06月02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记者 苏 强

一望无际的田野上,微风吹起,金波翻滚,沉甸甸的麦穗压弯了麦秆,丰收的画卷让人陶醉。

6月1日上午,记者在大通区洛河湾采访时看到,麦田里联合收割机往来穿梭,农民正在抓住天气晴好有利时机抢收小麦。

“我们公司成立于2014年,主要从事粮食生产、秸秆综合利用、谷物烘干等作业服务。今年我们托管了马庙、窑河等村的耕地2400亩,并辐射了周边种粮大户和农户的5000亩耕地,将为他们提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全力以赴确保小麦颗粒归仓。”正在现场调度联合收割机抢收小麦的淮南市雨声秸秆综合利用有限公司负责人方华举向记者介绍:“今年我们公司小麦种植面积是2160亩,经过几次测产,亩产达到510公斤左右,丰收在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切实抓好全市小麦抢收工作,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加快收获进度,实现颗粒归仓,我市及早制定了《淮南市2023年小麦抢收工作方案》,“三夏”期间,全市计划投入联合收割机2万台左右,机收率稳定在99.7%以上,力争用10天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全市小麦抢收任务。各县区根据小麦种植面积、作业服务主体及机具分布等情况,制定了具体的小麦抢收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完善工作内容、应急管理和保障措施,有序推动了小麦抢收工作全面落实。各地还全面摸排调查了辖区小麦收获市场信息,分乡镇分村核实,准确掌握种植面积、适宜机收面积、预计收获开始和结束时间、本地收割机保有量、拟引进收割机数量、计划外出收割机数量、预计机收价格等信息,并及时向社会发布,做好了《跨区作业信息手册》《农机跨区作业证》的发放工作。

“据县区农业农村部门调查,2023年全市小麦种植面积322.1万亩,比上年增加了0.08万亩。截至5月31日,全市已收割小麦近70万亩。”采访中,市农机技术推广中心负责人梁文军告诉记者说:“‘春争日,夏争时’,麦收季是一年之中最忙碌的季节,也是农民兄弟品尝丰收喜悦最幸福的时候,我们将全力做好农机服务保障,积极引导小麦收获供需双方开展订单服务,发挥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烘干中心等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优势,帮助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与种植户牵线搭桥,推广订单作业、托管服务和‘一条龙’作业等服务方式,实现‘人、机、地’结合,努力提高小麦抢收组织化程度,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