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乡人的爱与哀愁

夏丽柠

版次:A02  2023年05月31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朋友送了我一本子禾的新书《异乡人:我在北京这十年》,我知道朋友送我书的用意,在北京,我也是个异乡人。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的诗句,几乎每个漂泊在外的游子都会背。我在北京快二十年了,在家乡与异乡之间,我像个局外人。故乡的城市飞速变化,早已不是我离家时的模样。而北京,自打我来的那一天,也许就从未跟上过这个超大城市日新月异的脚步。

《异乡人:我在北京这十年》这本书,我读得很懂,我知道子禾在说什么。他以冷静、准确的笔触写下了他所了解的漂泊生活,写下了异乡人如何用青春供养这座都市,写下了异乡人在异乡永远都在寻找合适的位置,寻找可以安身立命的角落。

最令我惊喜的是,作者并未将本书写成“口述实录”那种“伤痕文学”,而是以一个局外人的视角,通过细致的观察描摹这座城市里的平凡生命。文本通过让异乡人与本地人在工作现场、居住场所等各种日常生活环境中的对位,凸显了生命中的光明与黑暗,漂泊中的爱与哀愁。

我知道一个词:漂浪,用来形容我们这些离家远行的年轻人,比漂泊更恰当。年轻时,我们心中都有大理想,想去远方,想看不一样的世界。因此,我们的远行里,都有“浪”的成分,没有“泊”,因为不知道在哪里会停下来。流浪啊,那是一件多么时髦的事情。我们是听着三毛的《橄榄树》长大的一代,恰逢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大潮。弄潮儿啊,那是一个多么闪亮的称谓,说明我们做着一种先进的行为。耳畔响着“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的歌声,就去买了一张不知抵达哪里的火车票。

就像子禾开篇写的那位大哥,本来想去广州,因为没有票了,北京还有,就来了北京,开始了“制作成衣”的事业。虽然事业不成,却少不了男欢女爱的感情纠葛。人在异乡,可只要有爹娘在,家就还在故乡。这也是大哥婚事不利的因素之一。他与厂里交到的女朋友,分别被各自故乡的原生家庭撕扯,人不能分两半,只能彼此分开。这是大哥年轻时“漂浪”的挫折,也是永远无法回头的人生。青春的爱情,总是那么生动,以至于多年后回看,还是那么痛。

爱尔兰作家托宾的小说《布鲁克林》,也是写这样一个故事。小镇姑娘艾丽斯从爱尔兰来到美国布鲁克林,白天在百货公司上班,晚上去夜大学习,甚至还陷入了一场恋情。当她以为要展开新生活时,家乡来了消息,让她回去。人生的十字路口,艾丽斯必须做出选择。我特别喜欢托宾这本书的宣传语:“漂泊他乡,就会在故土与他乡都成为异乡人。”是的,子禾在本书的第一部分,无论是《小裁缝》《孤岛生活》《六郎庄一年》《三义庙的回声》,还是《沙河记忆》,同样写出了这种感觉。在他乡,不只是为事业与爱情拼搏,而是那种孤独,会让每个人都有将要溺水而亡的感觉。

全书里,最打动我的是第二部分的第一篇《一个悲伤的故事》,篇幅很短,写的老白、M和子禾三个同乡短暂的交往。文本里的M,一闪即逝,他考取了北京的公务员,却适应不了工作,总想辞职不干了。你看,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抓住新生活,那些扑面而来的,别人以为的幸福,对本人来说也许是桎梏。北京,是人尖子扎堆的地方,机会多,赚钱多,这是老白对北京的评价。他说得对,但你是不是那个能够把握机会的人,就很难说了。当我读到这篇里“永别”的小标题时,我哭了,M就是那个痛失机会的人。

人的生命有长有短,很难说少年离家是对是错。作为巨变中国中的一粒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宿命。拼搏,永远都不会错,即便有失落,也要感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