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变”致“新”让党员教育“有滋有味”

版次:A01  2023年05月29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 “咱们现在的学习方式跟以前太不一样了,以前只是死板地学习书本知识,现在可以在讨论中学习、看视频学习,有意思多了,我们也更愿意学了。”“是啊,快看我上个月拿到的五星党员徽章,可有成就感了。”近日,凤台县尚塘镇党员们在学习中感慨地讨论着。

“我们镇不断适应形势,围绕新时代党员教育的重点任务,变换党员教育内容、形式、机制,不断增强党员教育的创新性。”尚塘镇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变”被动为主动,保持教育内容“新”。该镇一年开展两次党员教育内容征集活动,整理合理化建议150条,按照任务清单“点学”、责任清单“送学”、带动清单“讲学”的原则,分类开设党章党规党纪、党的优良传统及先进典型、乡村振兴和基层党建等9类51项课程,覆盖党员干部约1200人次。运用“村史馆大课堂”“头雁上阵领学”“听故事学典型”等多种形式,在潜移默化中洗涤党员身心,促使党员群众学习观念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确保新思想、新理念走进党员心田。

“变”讲学为互动,保持学习方式“新”突破。该镇打破“台上一人讲,台下众人听”的传统授课模式,利用“互联网+”构建集视频观看、快问快答、远程互动为一体的创新形式,并通过组织党员干部现场以“主题沙龙”等形式强化交流研讨,结合工作实际讲学习心得,进一步加深了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增强了教学过程的新颖性、趣味性、灵活性。坚持以各级党员学习的“初心”换取广大群众的“舒心”,结合“红色螺丝钉党员进万家”活动,积极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为群众理发、义诊、庭院清洁、夜间巡逻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00余次,服务群众达1500余人,实现了党员有收获、群众得实惠。

“变”短期为长效,保持体制机制“新”。该镇建立党员教育考核制度,实行党员教育积分管理,创新“党员自评+支部总评+群众他评+月度测评”模式评定党员教育积分,每月按照党员教育积分划分三个等级,为获得一等级的党员颁发“五星党员”徽章。开展“一对一”督学工作,成立党员教育督导组,年初指导各党支部制定学习计划,不定期进行督查,采取“随机访谈+专题测验+撰写心得+运用反馈”的方式,把党员参加“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抓具体、抓深入,将学习情况进行理论测试,测试结果作为党员评先评优、民主评议的重要依据,达到以考促学、学以致用的目的,全镇党员记录学习笔记30万字,撰写心得体会200多篇。 (本报通讯员 杨欣雅

本报记者 何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