篱笆是乡村的名片

钱续坤

版次:03  2023年05月25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双休日,从蜗居的小城回到百里之外的乡村,恰逢母亲在自家庭院里用竹竿和柳条,神情专注地修补着原先那高矮不一的篱笆。我没有撒娇地叫唤,也没有莽撞地闯入,而是站在篱笆的一隅,静静地目视已过古稀之年的母亲,创作着她初衷不改也最为满意的“书画作品”。似乎有心灵感应,母亲在我靠近篱笆的须臾,突然抬起头并先叫了我的乳名;我嗫嚅了两声,赶紧推开柴门,依在母亲的身旁帮着编扎起来。

曾经在乡村生活了20余年,农活于我并不陌生,可是现在毕竟歇手多年,不到片刻工夫,我就感到腰酸背痛腿抽筋,很难继续支撑下去,同时随意咕哝了一句:“篱笆又没有什么大用,随便扦插一下就行了,不要在这上面浪费体力和精力。”母亲听了,显然很不高兴,一脸嗔怪的样子:“佛靠金装,人靠衣装,篱笆不但是房子的脸面,篱笆而且是乡村的名片!”

事实上,母亲是不懂得什么修辞手法的,可她对乡俗俚语知之甚多,因此她在说出这两个比喻的时候,嗔怪的脸上蓦然溢出了自豪的笑意。而我在为之惊诧的同时,不由得对母亲这朴实的语言肃然起敬——是呀,房子缺少了篱笆就缺少了表情,乡村缺少了篱笆就缺少了生机。不过,在篱笆墙内还必须豢养一种动物,那就是轻吠的阿黄、摆尾的大黑、温驯的小花之类,可以这样说,正是有了狗的存在,篱笆才算真正拥有了知音。

篱笆的前身是翠绿的竹子、柔软的藤蔓抑或粗壮的秸秆,她们现在尽管无法摇曳婀娜的身姿,倾吐葳蕤的绿意,但她们依然是乡村里高贵的植物、上座的宾朋,只不过比以前更随和,也更亲近一些罢了,她们不需要生根就能进入黝黑的泥土,手牵着手,肩并着肩,稳稳当当地排列在一起,晨迎朝霞,暮送斜阳,使整个乡村始终氤氲在恬淡静谧的意境之中。所以不妨这样比方:如果庭院是乡村的裙摆,那么篱笆就是裙摆上的花边;如果庭院是乡民敞开的心扉,那么篱笆就是他们心中缤纷的色彩。——篱笆和庭院一起,已经并将始终成为乡村最瞩目也最亮丽的景致。

对于这种瞩目亮丽的景致,母亲说不出所以然来,但她看得顺眼,摸着舒坦,因此只要稍有闲暇,她总爱去摆弄这些篱笆,要么在下面种上几株花草,在旁边点上几颗芸豆,要么在上面牵上几根瓜秧。春天到了,那红的花与绿的藤相互交织,那忙的蜂与飞的蝶彼此追逐,俨然成了一幅意趣盎然的春景图;还有我那两个不谙世事的侄儿,羞赧地叫了我一声“大伯”之后,就一个拽着公鸡的尾巴,一个捧着母鸡刚下的蛋,在那嘻嘻哈哈地逗乐,这使我看了情不自禁地拍手叫绝。

其实叫绝的并不在于风景,而在于篱笆敞开的心扉和朴素的情怀。在乡村,来者都是客,没有拒之门外的道理。篱笆遮挡的仅仅是那些不谙世事的鸡狗,所以在乡亲们的眼里,篱笆是一道没有处心积虑的屏障,朴实平和,简洁明了,随时展现着主人透明的生活和淳朴的内心。母亲显然也被这种观点同化了,在她眼里,篱笆完全不同于城市里的围墙:坚固封闭,钢筋铁骨,高耸而板着严肃的脸,对来人充满了讳莫如深的戒备;还有那防盗的铁门,毫无血色,留下的猫眼显露出鄙夷的神情,一副冷若冰霜的模样,令人根本无法亲近。为此,在城里从来住不上两天的母亲,多次偏颇地对乡亲们说:“城市就像鸽笼,简直不是人呆的地方!”

母亲的性格就是这样率真耿直,她对我的辩解几乎是充耳不闻。此刻,我当然不会因为这个话题再去与她“理论”一番,便东一句西一句地扯着家常,母亲呢,一边搭着话语,一边埋头继续编扎那初显雏形的篱笆。说实在的,这些篱笆长长短短,胖胖瘦瘦,一点也不整齐,甚至还有点歪歪斜斜的样子,可这样反倒有一种参差之美,远远看去,好像水墨丹青最随意最写意也最惬意的一笔。到这时,我才真正地明白,母亲把篱笆比作房子的“脸面”和乡村的“名片”,是多么的形象,又是多么的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