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打造鸟兽共生“新样本”

版次:A01  2023年05月18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盐城晚报讯 如何在同一保护区内,恰当维持两个竞争物种之间的共生关系,是世界各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普遍碰到的难题。被誉为“候鸟天堂”“走兽乐园”的盐城东台条子泥湿地保护区,同样面临这样的难题。盐城市条子泥湿地管理部门遵循“自然+适度人工干预”的方式,恰当处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嘴鸥和麋鹿两个竞争物种之间的共生关系,成功保持两个种群的不断壮大。

地处黄海辐射沙脊群顶点的条子泥湿地保护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路线上的中心节点和关键区域。每年4月份,大批北迁的全球性濒危鸟类黑嘴鸥落脚条子泥湿地,在这里筑巢、求偶、繁衍后代。在条子泥10000亩高潮位腹地,有一块盐蒿地是它们“安家落户”的传统地盘,然而这块水草丰美之地,也是麋鹿喜欢光顾“打卡”的地方。很多大丰麋鹿保护区野放的麋鹿跑到这里,并在此“定居”。

黑嘴鸥要筑巢繁殖,麋鹿要撒欢奔跑,在同一保护区内,怎样恰当维持两个竞争物种之间的关系,让它们和谐共生?“条子泥这里的麋鹿逐年增多,它们一度闯入黑嘴鸥繁殖区,对鸟蛋和鸟巢的踩踏比较严重,同时也影响盐蒿的生长。”日前,条子泥湿地中心管理员张海龙告诉记者,从2021年3月份开始,条子泥湿地管理部门在黑嘴鸥传统的落脚繁衍区域周围陆续修建了17公里长的生态围网,在每年黑嘴鸥产蛋、繁衍的时间(4至6月份),围挡麋鹿等高大走兽,待繁殖期过后开放围网。同时,围网采取防大放小的设计,网下部留有若干“后门”,方便威胁较小的野兔、黄鼠狼等动物进出。

英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学者唐瑞对条子泥湿地的做法表示认同:“在关键时刻,让黑嘴鸥产卵,在繁殖季节后就拆除围栏,这样麋鹿就可以在剩下的区域生存,我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遵循‘自然+适度人工干预’,条子泥恰当处理了黑嘴鸥、麋鹿两个竞争物种之间的共生关系,成功保持了两个种群的不断壮大。”张海龙说。据当地资深鸟调员李东明观察统计,落户到条子泥的黑嘴鸥2021年是2500巢,2022年是2800巢,今年预计还会增加。麋鹿从2020年的50头,发展到现在已有近900头。

目前,条子泥湿地是世界三大黑嘴鸥繁殖基地之一,麋鹿种群也在日益壮大。条子泥湿地成功破解世界野生动物保护中的一大难题,打造了鸟兽共生“新样本”,这里已成为黑嘴鸥、麋鹿两个竞争物种的共生乐园。

(记者 陆荣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