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净起来 村容村貌美起来

本报记者 刘银昌 本报通讯员 唐家林

版次:02  2023年05月17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这美丽的村庄就是俺家乡。看看我们的小区,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路网相通,交通便捷,真不比城市小区差呀!”日前,凤台县关店乡民和社区村民常西营一边用手机拍视频,一边开心地说。

“各位村民请注意,每天要把清除的垃圾按照规定放到门口的垃圾桶里,希望大家都自觉遵守环境治理条约。”一大早,陈庙村的保洁员王汉斌拿着话筒,一边摆放垃圾桶,一边开展环境卫生宣传。

该乡把提升人居环境质量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硬件来抓,全面实施乡村净化、绿化、美化、亮化、硬化工程。为建设美丽宜居、健康文明的乡村,提升人民群众的舒适度、满意度、幸福感,增添加分项。为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庭院创建工作,全力打造干净、整洁、优美的居住环境,前老村每天都组织村民手持扫把、铁锹等清扫工具,自发清理道路两侧、房前屋后的卫生死角,共同创造干净整洁的生活居住环境。

该村村民王殿磊家的月季花满园绽放,猕猴桃树绿意盎然。“现在环境变好了,生活质量上去了,心情也变得舒畅了。我们要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让自己家和村里变得越来越美。”他高兴地说。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工作重要环节,我们乡以凤蒙路、泥古路为主线,以各村(社区)村庄主干道为重点,动员广大群众加入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来,地毯式清理路边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杂草灌木等,全面清扫房前屋后、卫生死角、河塘沟渠漂浮物等垃圾,实现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负责环境卫生管理的乡负责人介绍说。

民和社区是丁集矿沉陷区安置区,搬迁群众涉及全乡8个村27个村庄,约10000人。为让搬迁群众住得好,住得舒心,乡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环境治理措施,提升综合治理能力水平,聚力建设美丽宜居家园。社区内有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幼儿园、医疗室等配套设施,党群服务中心、农民公园和健身广场等活动场所一应俱全,满足搬迁群众的休闲娱乐需要。

“我们每天都组织志愿者参与到小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来,通过广播、入户、微信群、电子屏、宣传栏等线上线下宣传方式,多方位宣传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提高群众知晓度、支持度、参与度。及时处理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民谋利益、办实事、解难题。”正在忙着给新植花树浇水的物业管理人员王远喜告诉记者。

“为加大农村垃圾治理、生活习惯改善、村容村貌提升,我们乡还开展‘美丽庭院’家庭评比,去年为236户‘美丽庭院’,家庭颁发了奖品和奖牌。今年我们还要继续开展这项活动,为提升村容村貌整治成果,共同建设美丽宜居、健康文明的乡村加油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站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