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月16日,广东省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业务培训班在淮开班。市委书记任泽锋受邀出席开班仪式,并作题为《从“大包干”到“大托管” 农业生产托管的淮南实践探索与成效》专题讲座。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黄孟欣出席活动。
讲座中,任泽锋重点介绍了淮南农业生产“大托管”的改革背景、做法成效、未来展望三个方面内容。他指出,“大托管”改革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闯出了一条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新路子,实现了土地不撂荒、农民增收入、集体有收益、多方能共赢的积极成效。下一步,将坚持党建引领,以标准化、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信息化为重点,加快农业生产“大托管”扩面提质增效,推进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大托管”农业社会化服务改革升级版。
近年来,在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迈进的新征程上,我市积极探索农业生产新路子,在全国首创了以“两委托两跟进一托底”(简称“221”模式)为主的农业生产“大托管”改革。2022年,全市有635个村、夏秋两季183万亩耕地实施了土地经营权全程托管。淮南“大托管”改革成功入选“中国改革2021年度二十大案例”“安徽省2021年度十大改革案例”“2022年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经验做法获中央改革办、农业农村部推介和安徽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2022年在全省21个产粮大县中试点推广,2023年写入省委一号文件,在全省全面推广。
据悉,此次培训班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参加培训的人员纷纷表示,报告站位高远、思路明晰、内容生动、操作性强,将淮南市这些年在农业生产托管方面的探索做了全方位、立体式展示,有助于广东各市县的农经干部回去后知道如何开展相关工作,知道如何调动各方资源支持农业生产托管工作,对广东省开展农业生产托管工作具有非常强的指导性和借鉴意义。
(本报记者 张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