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践载体让文明新风润心田

版次:A01  2023年05月11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 为持续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工作,田家庵区舜耕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不断创新实践载体,强化资源整合,大力构建“舜耕文明实践圈”。今年以来,舜耕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00余次,持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提质扩面。

从“微”入手,让党的创新理论“活”起来。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教育,舜耕镇党委印发了《舜耕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镇领导班子到各自包保村居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工作,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立“学习角”,以上率下,示范带动全镇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开展专题学习共计40余次。借助安徽先锋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平台,利用党员微信群积极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今天我来答”文明实践活动,以练促学、学以致用。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交流园地展板、LED显示屏、悬挂横幅、海报等固定宣传载体,以最直观的图文形式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教育。

从“新”升级,让文明实践品牌“亮”起来。舜耕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充分利用辖区内现有文娱设施与矿山资源,植入科教娱乐、亲子活动等文明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文明实践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为丰富社区群众文化生活,该站打造“板凳课堂”品牌,组建“小区名嘴团”,以志愿服务方式开展“宪法进社区”“反电信诈骗进社区”“消防安全进社区”等志愿活动共计70余次,将老百姓爱听的理、老百姓关切的事,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送到老百姓家门口,让老百姓坐得住、愿意听、听得懂、记得牢、用得上,深受广大社区群众好评。

从“暖”出发,让志愿服务内容“实”起来。从社区实际出发,围绕不同人群“量身定制”新时代文明实践菜单,充分发挥为民服务阵地作用。针对老年人多、行动不便等问题,舜耕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联合辖区体检服务中心、老年活动点,为社区独居老人提供健康体检、适老餐食、心理慰藉、娱乐活动、健康诊疗等服务30余次。针对辖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问题,各实践站定期组织志愿者探访巡查20余次,提供物质及政策支持,做到动态管理,及时掌握儿童的监护情况、生活、学习及健康情况。

(本报记者 李东华

本报通讯员 杨万雨 吴喆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