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也是小说创作的内驱力

孙仁歌

版次:03  2023年05月10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小说创意写作无疑是充满魅力的,对一切有文学写作准备的人诱惑力极强,它极大地调动了一切写作者的思维想象空间。就像查尔斯·布考斯基在致亨利·修斯的书信里所表达的那样:“有时我把写作称为一种疾病,如果真是这样,我很开心这种疾病找上了我。每当走进这个房间,看着这台打字机,我总能感觉到来自别处的事物,某些奇异的神灵,某种完全难以形容的事情,正以一种不可思议的、絮絮叨叨的、绝妙的幸运触动着我,并且这幸运的感觉在持续、持续、持续。”

查尔斯·布考斯基在致约翰·马丁的书信里说得一如既往那么真切:“没有什么事能比我在纸上写出一行行句子更有魅力、更美好。全部的美都在这里了,随之而来的一切都是次要的。”

传统文学理论就有文学痴迷说、文学癫狂说乃至文学白日梦说等等,都是兴趣使然,许多作家在写作构思操作中常常如痴如醉,忘乎所以,这不仅是写作的一种状态,也是写作者生命乃至精神的一种自救方式。查尔斯·布考斯基也是如此,他在致杰克·格瑞普斯的书信中简直视写作为生命的唯一:“写作曾让我免于发疯,让我不至于被杀或自杀,我仍然需要写作,现在需要写作,明天需要写作,直到生命停止呼吸。”

可见,写作对于查尔斯·布考斯基就是一种存在方式,也是一种内在需要使然。查尔斯·布考斯基的写作状态对当下一切纷纷走进创意写作园地准备一试身手的作者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查尔斯·布考斯基虽然没有直接谈小说创意写作,但他的《关于写作的书信集》,似乎渗透了小说乃至诗创意写作的理念,阅读中不自觉地就领悟到小说创意基因所在。同时,激情的调动与给力对于文学写作尤其小说创作何等重要?激情也不乏创意的基因,所以说,创意是文学写作尤其小说创作的内驱力。美国奥克兰大学教授、小说创意写作研究组织主席格雷姆·哈珀曾言:“在数字时代,创意写作将会被更广泛地传播,会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为人所知,并且会由更多的人,以个人或与他人合作的方式,更加积极地创造。”

小说创意写作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创造性,不仅要开发兴趣,也要开发思维与想象力,尤其是小说创意写作的独特性,格雷姆·哈珀对创意写作独特性的解释就一句话:“智力加上想象力,并用文字表达出来,用一句话来说,这就是创意写作的独特性。”

就小说创意写作而言,莉萨·克龙的《怎样写故事》就是一本最好的小说创意写作指导性极其恰当、到位的“小说创意圣经”,该书从小说与剧本创作的6W原则,给读者传授“怎样写故事”:“为什么许多作家的处女作令人惊叹,第二、第三和第四本就反响平平?为什么许多人兢兢业业写了数百页之后,得到的只有毫不紧迫、逻辑不佳的故事?为什么一些看似文笔情结俱佳的作品,就是无法吸引人一口气读下去?……因为,写作者并不知道真正打动读者的是什么。”

还有:“《怎样写故事》摒弃以往从文笔、情节、结构、人物设定等出发的外部解决方案,提出了故事创作的6W原则,结合丰富的案例,教导创作者怎样让故事从灵感闪现的时刻开始,一步步写出有严密逻辑、强大说服力与紧迫感的故事。”

中美小说观念同中存异,都强调故事的重要性是相同点,彼此存异也很明显,莉萨·克龙强调故事的同时,也特别强调逻辑和说服力,中国作家的小说观念对故事的肯定与依赖恐怕较之莉萨·克龙强调的故事说有增无减,但不一定认可莉萨·克龙所谓的严密逻辑说和强大说服力说,中国小说家应该不太欣赏小说观念的逻辑说和说服力说,中国作家除了比较欣赏小说的故事说,就是很看重小说的情节说、人物说乃至细节说,认为逻辑说和说服力说只属于学术抑或论文,小说创作如果过于讲究逻辑和说服力,就会影响小说的感性、灵性、诗性和可读性,就如同中西方对于风格的解释风马牛不相及一样。

小说创意写作如以小说文本为例,故事就是核心。莉萨·克龙的《怎样写故事》从小说与剧本创作的6W原则进行层层揭秘或者说进行层层创意,诸如“故事如何开启大脑”“故事究竟是什么”“打破‘万一……怎么办?’的惯性思维”“你让我意想不到”“没有被充分利用的假设”“如何让假设问题去开启一个故事”等,还有设置的一系列逻辑严密的、颇有说服力的故事创造与想象的步骤,这真的就是一本活生生的小说创意写作教科书,就像莉萨·克龙教授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在手把手地教授我们小说文本创意写作的最前沿技术与技巧。

写作开发无止境,小说创意写作不单单就是智力与想象力的较量,同时也是阅读的较量、剖析作家作品的较量、思维的较量、技巧的较量等,罗伊·克拉克的《25堂文学解剖课》也具有针对性和创意性,罗伊·克拉克认为写作没有什么花招,唯一的诀窍就是阅读、大量阅读、带着X射线的阅读,通过阅读去获得属于自己创造的魔法。罗伊·克拉克在书的“前言”《最佳写作方法来源》中告诉我们:“在接下来的部分,我会把盖茨比的衣服脱掉,然后是洛丽塔,然后是另外23部经典的、充满想象力的文学作品。每次带着X射线阅读,就是我说的‘发现的瞬间’,每个瞬间就是一堂课,你会从文本中获得写作技巧。一旦经历了这个过程,你的阅读和写作就会与以前大不相同。”

罗伊·克拉克的《25堂文学解剖课》就是针对25位名家名作展开了X射线般的阅读与解剖,如X射线阅读《了不起的盖茨比》的“零部件”、X射线阅读《洛丽塔》的“文字游戏”、X射线阅读《包法利夫人》的“显示内心世界的迹象”、X射线阅读《李尔王》“对人物的考验”、X射线阅读海明威的“省略掉的词”、X射线阅读马尔克斯的“实现陌生化”等,这不仅是罗伊·克拉克博士阅读的创意,也是小说创意写作的创意,比那些标榜小说创意写作的书更具有指导性、示范性和培训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