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行”的三个维度

储兆庆

版次:03  2023年05月10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一论断,蕴含着深厚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能、好、行”的辩证关系。准确理解和把握这一重大论断,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四个自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马克思是迄今以来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恩格斯指出:“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在于它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人民解放是近代中国面临的历史任务之一。思想和任务的契合、对接,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改变了中国。

近代以来,中国大地上的各种政治势力、无数仁人志士争相登场,探索救亡图存道路,但都以失败而告终。直到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彻底扭转了中华民族发展方向和进程,它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雄辩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行”成于干,成于积极实践接续奋斗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恩格斯说过:“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毛泽东同志指出:“人类认识的历史告诉我们,许多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了它们的不完全性。许多理论是错误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其错误。”马克思主义作为实践的理论,是为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丰富和发展的。

中国共产党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最终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作出如此大的历史贡献,就在于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始终坚定不移地带领人民朝着既定目标持续迈进,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就行在这种基于实践、指导实践的理论力量。

“行”成于思,成于实事求是不断总结

实现目标和理想,就是一个总结失败、吸取教训,走向成功的过程。毛泽东同志多次说,“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历史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可以完全照搬别人的模式,解决自己的问题,也没有一条一成不变的道路,可以指引所有民族实现发展、振兴。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特点,就在于勇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批评、勇于自我革命、勇于追求真理。

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地全面总结接续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在党的七大召开前夕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党的十二大召开前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前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始终保持自我革命精神,既确保自身始终过硬,也体现了我们党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勇毅前行的初心使命、事不避难的责任担当。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治团体的显著标志,也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关键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就行在这种不断思考、不断总结的务实力量。

“行”成于化,成于结合实际探索创新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理论是解决问题的武器。面对内忧外患,面临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不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到解决中国问题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马克思主义落地中国,如何扎根、发芽、开花、结果,存在一个“服水土”的问题,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问题。习近平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我们党在百年征程中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

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没有辜负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我们党的奋斗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就行在这种与时俱进、永葆青春的创新力量。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邓小平指出:“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我们党一定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接续推进中实现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接续创新,一定会通过思想建党、理论强党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