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北省石家庄市通过签订家政行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让月嫂、育婴员、养老护理员等6个工种的家政行业从业者工资收入有了法律保障。同时,协议中还明确为职工缴纳上岗期间意外险等内容,让家政行业从业者吃下“定心丸”。(2023年4月24日《工人日报》)
石家庄市对家政行业从业者中6个工种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为新业态从业者收入提供了法律保障,不仅让家政行业从业者吃下“定心丸”,也从法律维权方面上了一把“保险锁”,受到当地家政从业者的欢迎。
随着家政行业分工的精细化和专业化,服务质量和标准越来越高,新业态从业者会越来越多,对人员素质要求和服务范围也会越来越细。相对于家政从业人员的收入也要同步跟进。石家庄市对家政从业人员的工资增长幅度、最低工资标准、加班工资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使家政行业有了统一的工资标准,让家政从业者更有安全感,促进了家政行业的健康发展。
尽管如此,家政行业因服务质量、服务标准等引发的劳资纠纷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实现家政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还有提升的空间。家政行业的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出台不能一劳永逸,行业工会和行业协会要及时研判从业者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现象,针对性地做好家政从业者的收入保障,为家政从业者当好“娘家人”。同时,要不断加强对行业的监管,完善家政行业服务质量、服务标准等,尽量做到主客双方公平满意。加强对行业的动态调查研究,及时掌握新情况,预测新趋势,防患于未然。工资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家政行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检查力度与频次,对未按合同履行的现象要及时纠正和查处,做到有规必依,一查到底,不能半途而废,更不能让合同打折。
家政行业的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家政行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宣传、教育和引导,让家政行业从业人员上明白岗、干明白活、拿明白钱,减少误解和误会。同时,要加强对家政从业人员维权意识的宣传,对违反家政行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业主,要有理有据地做好维权,真正让法律保障成为家政从业者的护身符。业务培训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家政从业者的业务培训,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和标准,共同促进家政行业的健康发展。
织牢家政从业者收入保障网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静态的,需要行业部门、协会、从业者等共同发力,持续给力,才能让家政行业从业者的收入保障网越织越密、越织越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