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安徽大学陈广忠教授译著)“缪称训”有一句话“苟乡善,虽过无怨;苟不乡善,虽忠来患”,意思为“假若心里想着善事,即使有过错也没人埋怨;假若不是向着善事,即使是忠诚也会招来祸患”。
善良有多种表达,善良是一种力量,一个拥有善心的人,看到的处处是阳光,听到的声声是美言,想到的无时不快乐;因为心存善意,她总能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危险中看到希望,在困难中看到前途。人与人之间的善良表达重在尊重别人、理解别人。孔子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是可以毕生去实践和努力的道德品质,其中“恕”的内涵就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强加给对方,方法在于推己及人,即“因己之不欲,推以知人之不欲”,展现了基于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的宽恕精神。自己不想做的事,不要让别人做,是善良的一种表现。鲁迅说:“凡‘下等人’,都有一种通病:常喜欢以己之所欲,施之于人。”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个人坚定地、固执地、自信地要求别人按他的意思行事,这既是对别人的伤害,也是自己无知的表现。人与人之间,善处之道,就是你敬一尺,我还一丈;你对我好,我对你更好。
人对待自然的善良表达重在尊重自然、顺从自然。古人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最美好的道德,就像水一样。水的优点,在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天下莫柔弱于水,但是冲击坚硬的东西没有能够胜过水的。水所表现出来的清净、平等、柔和,既是自然的本性,也是人与自然相处的天性。
人对社会的善良表达重在公德心、公正力,人对单位的善良表达重在努力工作,尽职尽责。向善,之于个人是一种品德,之于组织是一种聚力,之于社会是一种力量。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的宪政》一文中指出:“凡有损人利己之心的人,其结果都不妙”。这就告诫人们,凡事都要心存善意,多从他人处想问题,多从自己处找不足。“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德就是善良,我们说精神所在,就是力量所在;这种精神就是德的体现,也就是善良的表现。
鲁迅在《论辩的魂灵》有一句话:“爱国者的话是最有价值的。”爱国是最高贵的善良。雷锋就是善良的化身,为人民服务就是最好的善良,光阴流逝,雷锋形象在人们心中从未远去;时代变迁,雷锋精神在岁月长河里永远闪亮。处处做好事、时时做好事、心中念好事是雷锋的标签。雷锋是不朽的名字,是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坐标,是民族精神的标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向他学习,这是个人修养的必须,也是共产党员党性的体现。
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中指出:“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人类是一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团结合作,共同发展才是光明之道,才是人间正道,更是康庄大道。一个组织的善良,决定团体的力量;一个民族的善良,决定国家发展的力量;一个国家的善意,决定世界和平的走向。“正身直行,众邪自息”,在善良面前,邪恶没有市场。善良是一种力量,是不可战胜的力量,是国家发展强大的力量,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力量;善良是健康,善良的人就是思想最健康的人,向阳而行是善良,向阳而生是健康,愿人人都善良,愿世人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