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凤台县城关镇人大在推进信访网格化建设的基础上,倡议建立“调解援对接”机制,全镇五个社区人大代表工作站建立调解委员会,城区有具体条件的11家企业和6个行业性组织建立了调解委员小组,1名专职律师代表专职负责,40余名人大代表担任调解员。在此基础上,五个社区代表工作站实施矛盾纠纷转级制度,对复杂疑难的纠纷,代表小组不能自行调处的,由镇平安办调处,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镇。”
为提升调解效能,城关镇人大推动建立“大数据”信息化建设,实行司法所、信访部门和综治部门访调对接工作联席会制度,分析研判信访及调解工作,确保相关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建立“调解援对接”机制,加强信访法律援助值班管理制度。建立法律服务专家团制度,协助开展信访案件调解。建立仲裁与调解联动化解民间商事纠纷对接机制,实现仲裁体制“一裁终局”和民事纠纷调解“案结事了”优势互补。
此外,城关镇人大利用每月的代表接待日,实施矛盾纠纷回访制度,对调解的民事纠纷案件,在结束后的半个月内以电话或实地回访方式,回访案件当事人,回访满意率达95%以上。
(本报通讯员 张传虎
本报记者 付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