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统筹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当前,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关键是抓好“三生”(生产、生活、生态)联动减碳。在我国,生产、生活、生态领域里“双碳”目标建设进展不平衡不充分。以“三生”联动减碳,可以有效刺激绿色低碳产业的市场需求,缓解当前绿色低碳产品的产销压力,实现绿色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
待补短板:支撑欠缺、意愿不足、后续乏力
生产减碳协同支撑欠缺。当前我国生产领域绿色能源转型步伐较快,已取得重大进展。但存在部分企业和群众被动参与和参与动力不足的问题,部分绿色低碳产品面临产能相对过剩、产品积压的难题。这在新能源车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下降6.3%,环比下降49.9%,仅有40.8万辆;2月虽有所回暖,但是增幅和总量均不及预期。部分绿色低碳产品的创新消费场景不足,生产端与消费端的供需衔接匹配不够充分。部分城市生产空间过度集中,生活空间较为密集,未能充分发挥出生态资源的碳汇固碳功能。
生活低碳消费意愿不足。当前部分群众对发展绿色低碳经济、节能减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绿色低碳产品的消费意愿不高,亟待突破群众生活消费参与“双碳”不足的困境。我国绿色能源供给与传输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但绿色能源产品在生活领域的应用和推广力度亟待加强,生活用能电气化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生态碳汇资金后续乏力。我国生态领域的碳汇资金主要依靠政府投入,但因疫情冲击地方财政紧张,建设资金的可持续性投入压力加大。林草等生态碳汇资源大多目前主要发挥着碳汇固碳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出绿色景观、生态旅游等作用,缺乏资金支持的生态碳汇固碳建设面临后续推动乏力、停滞不前的风险。
实现路径:多措并举,在联动上下功夫
推动生产降碳与生活消费、生态碳汇联动发展。一是助推绿色低碳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产销互动。鼓励生产者通过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调研消费者绿色低碳产品的消费偏好和消费倾向,突破产品的技术与应用推广瓶颈,探索绿色低碳产品生产消费新模式;推动绿色低碳产品的电气化、储能化和智能化,支持其应用场景创新和关键技术攻关,加速储能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提升绿色能源的消纳和存储能力。二是提升终端能源消费领域的电气化水平。在企业、居民可承受情况下,尽可能利用绿色清洁能源,大力推动电能替代工作,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耗中的占比。三是推动产品生产和绿色低碳深度融合。将绿色低碳融入农业、加工业等产业链,研发推出绿色低碳新产品,不断催生绿色低碳经济新业态;推动发展生态碳汇相关产业,鼓励企业研发应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设备,将排放碳的工厂变成碳汇生态工厂。四是加强生产空间内外的“三生”联动。推动生产空间内低碳生活、生态碳汇功能的综合开发利用,实现低碳生产与低碳生活、生态碳汇互联互融。推动生产空间与生态空间均衡协调分布,充分发挥生态空间的汇碳固碳效用。
推动生活消费有效支撑低碳生产、生态碳汇。一是构建绿色低碳消费体系。通过完善绿色金融、绿色税收等配套政策体系,构建低碳绿色产品标识制度,促进绿色低碳产品消费;健全绿色低碳产品在群众生活消费中的推广配套制度体系,培育和带动绿色低碳产业市场需求,拉动绿色低碳产品消费。二是推动绿色低碳产品广泛融入群众生活。支持企业研发满足群众生活需要的低碳文化教育产品、低碳康养产品、低碳体育运动产品、低碳工艺产品等,打造知名品牌,积极提升绿色低碳产品的生活服务与文化教育功能。三是推动构建绿色低碳交通体系。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做好与电力部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协同推进工作,推动充电桩建设与新能源汽车储能技术创新协同发展;科学规划布局城市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做好城际高速铁路和轨道交通线路与站点的选址建设工作,壮大居民绿色出行规模。四是培植群众绿色低碳产品消费意愿。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公益广告、电视等媒介,宣传普及气候变化的危害和低碳消费理念,提升群众的节能环保意识,鼓励群众消费绿色低碳产品。
推动生态碳汇充分融入生产降碳、生活消费。一是科学实施矿山、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资源开发与碳汇功能修复工作。推动生态资源在为生产生活有序提供自然资源获取生态补偿的同时,修复并持续提升其碳汇固碳能力。二是推动生态碳汇与碳排放权挂钩。支持生态增汇项目融入碳交易市场,探索森林等碳汇资源的价值实现和补偿机制;构建碳排放权抵消机制,推动生态碳汇固碳与碳排放企业植绿补偿对接,鼓励支持排放碳的生产企业种植或支付补偿金让专业公司代种林草等碳汇资源,获取相应碳排放权。三是鼓励地方依托生态碳汇资源开发旅游产业。支持地方在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同时,划出一定区域有序发展限定客流量的生态旅游,提取相应旅游收入支持生态碳汇固碳项目。四是推动生态空间与生活空间联动建设、融合发展。大力建设绿色低碳宜居城市、宜居和美乡村,积极推进森林城市建设、乡村绿化美化工作,将宜居生活与生态碳汇融为一体;深入开展群众性义务植树活动,多形式多途径将增绿增汇融入群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