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护“托管” 全力助振兴

本报记者 苏 强 本报通讯员 姚 尧

版次:02  2023年04月26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目前全区‘土地托管’面积已达3.19万亩,杨公镇前瓦村的‘土地托管前瓦模式’不仅获得了群众和上级领导的肯定,还多次被安徽日报、中安在线等主流媒体报道。”日前,谢家集区纪委监委负责人在开展农业生产“大托管”专项监督检查时表示,“聚焦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扎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落地,推动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向农田规模化、经营统一化、耕作机械化、服务精准化转变,区纪委监委将全面开展好专项监督检查,监督护‘托管’,全力助‘振兴’,有力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按照“区指导、乡镇实施、村落实”原则,谢家集区纪委监委压实区农业农村水利局统筹指导和相关乡镇党委具体推进的工作责任,督促相关乡镇及时抽调人员成立工作专班,驻村开展土地托管摸排工作,合理制定土地流转方案。推动村党组织引导党员勇作表率,带头参与“大托管”,向农户宣传“大托管”的好处,算好“明白账”,让群众吃下“安心丸”,为土地托管蓄势赋能,做到了“任务明、责任清、有人管”。乡镇纪委对村支“两委”土地托管政策的明白率、群众知晓率、各村实际情况等进行督导,积极配合乡镇党委政府通过查看经营主体是否具有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是否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农业机械设备和种植技术、是否具有农业社会化服务经验等方式,遴选出一批如国企北大荒农服集团等知名企业作为托管经营主体,同时要求服务方必须购买大托管政策配套保险,保证在遇到灾情时赔付款可以基本覆盖生产成本和土地租金,最大程度降低托管后经营风险。

“聚焦粮食增产、农民增收、集体增益开展督查,确保了土地托管工作平稳有序。”采访中,谢家集区纪委监委负责人说,“大托管”以来,粮食产量与周边农户自种田相比亩均增收约300斤,全区合计增收660万余斤。在保障农户每亩有650元保底收益的同时,推荐有就业意愿的农户就近就业达1300余人,实现人均年收入增加3.2万余元。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土地整理、格田成方等实现“小田变大田”,土地面积增加3%至5%,通过向经营主体收取托管服务费、提供农机作业等社会化服务,托管村集体经济收入村均增加约10万元。

该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土地委托经营不是终点,我们将扎实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充分利用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把监督工作落到实处、做到细处,用心用情用力纾民困、解民忧、护民利、暖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