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深化“一改两为” 着力打造“为民城管”

版次:A01  2023年04月25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区持续深化“一改两为”工作精神,全面提升工作效能,谢家集区城管局创新思路压实责任,强化作风建设,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着力打造“为民城管”,推动城市管理水平和群众满意度“双提升”。

打造“有为城管”,开展“安家”行动。为小广告安家,谢家集区以“绣花”功夫践行城市精细化管理理念,增设、整修、提升便民信息发布栏,目前已设置城管便民信息发布栏数量10个,满足群众发布民生信息需求,有效破解乱贴乱画、乱喷乱涂“牛皮癣”等难题,全力营造了干净、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为小摊小贩安家,从利民、便民角度设置城管便民修补服务类摊群点16个,合理划定修鞋、修自行车、配钥匙等各类小商贩临时经营点,统一标识,规范管理,让“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回归市民生活,以城市管理“小切口”,彰显为民服务“大情怀”。为早餐、夜市摊点安家,谢家集区城管局规范早市、夜市摊点出店、占道经营528次,妥善解决占道经营、污染环境问题,维护了摊群点秩序,允许商户在合适区域、时间内规模化经营,为文明城市递上了一份细致又有温度的答卷。为非机动车安家,按照应划尽划、应设尽设的要求,合理规划非机动车停放区域,加大非机动车临时停车位(线)施划工作,谢家集区城管局新施划非机动车停车位3990米,保障重点街区有位可停、线内停放,从根本上解决了非机动车乱停乱放“顽疾”。为进城瓜农果农菜农“安家”,拟设置自产自销农产品摊点数量9处,可容纳摊点数量138处,有效疏导进城瓜农果农菜农等群体“经营难”问题,不断提升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打造“满意城管”,开展“暖心”行动。让企业暖心,按照柔性执法、主动服务的要求,积极开展辖区企业大走访活动。谢家集区城管局走访辖区7家企业,了解企业经营现状,帮助企业破解发展瓶颈,为优化营商环境贡献城管力量。让沿街商户暖心,谢家集区城管局走访沿街商户123家,积极推进“门前三包”工作,开展“送法上门”服务活动,向商户宣传各类城市管理法规,了解经营困难,帮助商户解决实际难题,同时推进商户与城管局各中队搭建了双重监督、立体管理的“城管+商户”共建共管模式,积极引导商户参与城市治理,从而形成共建共管城市治理新模式。让摊群经营户暖心,谢家集区城管局走访摊群经营户104家,开展摊群点设施安全大检查,了解油烟、消防等设施使用情况,排查安全隐患,对出现困难的摊群点,积极协调、帮助,推动摊群点设施、管理、服务全面提档升级。让市民群众暖心,自开展行动以来,谢家集区城管局处理群众信访举报投诉反映事项182件,妥善解决群众问题、有效化解群众矛盾、逐步纾解群众积怨,提升群众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架起了市民与城管沟通的连心桥,真正做到老百姓的事有人管、管得有条有理管到位;老百姓的忧有人问、问寒问暖问到家。

打造“亲民城管”,开展“护学”行动。为进一步维护校园周边市容环境秩序,给师生营造一个整洁有序的学习环境,谢家集区城管局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取缔校园周边占道流动摊点146个,取缔校园周边出店经营65个,各中队定人定岗定责,对学校周边市容秩序制定管控方案,有序推进校园周边日常环境的管理工作,形成时时监管、人人监管氛围。同时谢家集区城管局在谢四小和谢六中设置“护学岗”,在学生上下学的高峰期,安排城管执法人员现场执勤,切实保障学校门口及周边环境秩序良好、通行秩序顺畅,城管队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校师生及家长保驾护航。

打造“责任城管”,开展“排雷”行动。为预防户外广告牌事故,守护群众头顶上的安全,谢家集区城管局多措并举持续深入开展户外广告整治工作,进行“拉网式”排查,以各个中队为网格单位,切实压实责任,对各主次干道两侧广告立牌、高层建筑大型广告以及沿街商铺门头广告等设施结构、构件连接点存在破损、生锈、变形、焊接点松动、固定件脱落、横幅门头破损、电路设备漏电等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共排除户外广告隐患81处,持续做好城市管理领域安全稳定工作。

(本报记者 苏 强

本报通讯员 张 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