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强化“十年禁渔” 全力以赴筑牢生态防线

版次:A01  2023年04月25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 谢家集区以“治源头、抓细节、补短板”为工作方向,多措并举强化“十年禁渔”工作基础,切实把淮河禁渔各项措施落实到实处,全力以赴筑牢生态防线。

谢家集区禁捕岸线3.3公里,河面开阔,渔业资源丰富且经济价值高,禁渔任务繁重。该区出台了《谢家集区禁捕工作实施方案》,按照淮河沿线每个村3至5人标准配备了协助护渔巡护专职巡防队伍,实行24小时巡防巡查,并公布谢家集区水域禁捕24小时举报电话,鼓励群众及时举报违法捕捞行为,为打赢“十年禁渔”攻坚战持久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立足长远,谢家集区在装备建设上狠下功夫,构建“天罗地网”的防控体系,2023年初,中国渔政34635执法船正式入列,结合水利视频监控和渔政视频指挥系统,通过远程监控、在线监测、智能处理等手段,对执法监管、案件处理、行动指挥、调度决策、资源监测、信息服务等提供了有力支撑。谢家集区综合打造禁渔监管的“千里眼”“顺风耳”“预警器”,为信息快速传递、案件迅速查处、措施即刻落地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为了确保长江流域及其重点水域禁捕工作取得实效,谢家集区加强禁捕执法巡查,严厉打击“电毒炸”等违法犯罪行为,清理取缔“绝户网”、涉渔“三无”船舶。今年以来,全区共开展联合行动8次,出动执法人员92人次,出动执法车辆12辆次,出动执法船艇10艘次,水上巡查里程共计61公里,清理违规网具9张,劝离钓鱼人员96人次。

加大禁捕宣传力度,是保障淮河“十年禁渔”取得成效的关键之举。谢家集区充分利用网络、手机等传统和新媒体渠道,宣传禁渔信息150余篇次,发放(张贴)宣传资料3万余份,在主要区域设立宣传牌、告示牌16个,对经营主体开展长江禁捕宣传培训20余次、组织观看公益宣传片5部,营造了“水上不捕、市场不卖、餐馆不做、群众不吃”的良好氛围。同时结合“河湖长制”,在淮河重点水域划定禁捕水域网格单元3个,落实禁捕护渔员、网格员12名,实施“河湖长制+禁捕水域”网格化管理,做到每一段岸线、每一片水域都有人巡护、有人管理。

(本报记者 苏 强

本报通讯员 孙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