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的课后服务是‘五育并举’的演练场,是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增进个性发展的活舞台。”日前,谢家集区课后服务工作现场会在谢一中召开,完善“五育并举”育人体系、优化“5+2”校内课后服务模式、提升学校综合育人水平成为谢家集区教育工作的重点任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谢家集区不断提升课后服务水平,认真落实“双减”政策和践行“五育并举”育人理念基础上,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样板学校示范引领作用,打造课后服务新样板。
“爱国是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思政课是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朱集小学负责人告诉记者,朱集小学充分利用“家门口”丰富的红色资源,把思政课堂搬到了杨公镇汤王村烈士陵园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朗诵班的红领巾少年用铿锵有力的声音讲述先烈的英雄事迹,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爱国主义教育宣讲。
据谢家集区教体局负责人介绍,该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相融合,五育并举,提高全区学校德育教育教学水平。通过不断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和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谢家集区第一中学在响应国家“双减”政策同时,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先后成立象棋、书法、舞蹈等15个社团。记者走进学校电脑编程社团看到,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很多精美有创意的图形。“开设电脑编程社团的目的是为了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发挥想象、拓展知识,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平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课任老师介绍道。
在谢四小电子机器人社团,孩子们解放天性、大胆创新制作,“做一个机器人,首先需要考虑机器人如果遇到障碍物时会是怎样的反应,还要保障机器人灵活的前进和后退。”六(4)班刘文博同学在采访中介绍起自己制作的电子机器人自信地说。
为充分发挥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谢家集区先后制定印发《谢家集区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工作机制,鼓励各校立足校情实情,勇于实践探索,不断推进育人模式的内涵发展。
“学生们在增强体质锻炼身体同时,养成顽强拼搏的习惯。”课后服务时间,谢二小的小学生们在球场上练习手球,学校积极将传统体育项目与特色体育项目相结合,帮助学生挖掘潜能、体验成功、增强自信。“我律动,我快乐!”谢二中的中学生们在操场上认真练习韵律操,伴随着灵动的旋律,学生们各个朝气蓬勃、笑容灿烂。
以课后服务为抓手,谢家集区不断拓宽教育教学思路,各校结合实际进行课程设置,整体设计,以培养学生爱好,符合学生心理为宗旨,帮助学生发展特长、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给孩子们提供展示自我,展示个性的大舞台,满足了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需求,使其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学生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
记者在谢九小陶艺社团、剪纸社团采访时看到,孩子们自己动手敲、打、揉、盘,学习拉胚,体验陶艺的烧制过程。陶艺社团赵老师开心地说:“玩泥巴的孩子更健康!”剪纸社团的小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地学习中国剪纸,孩子们拿起手中的剪刀,大胆想象,小心操作,一幅幅造型生动的剪纸作品呈现在同学们眼前。
4月24日下午,记者来到孤堆学区,学区正在举行“最美劳动者”“最美达人”“最美劳动班级”颁奖典礼。据学区负责人介绍,学区三所学校将教育与家庭延伸有机融合,积极组织开展“赋能劳动教育、促进五育并举”综合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和“田间劳动我能行”“我是卧室小主人”“让鞋子亮起来”等活动,让学生在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活动中感受劳动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