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矿井“旧貌”换“新颜”

——中煤新集公司口孜东矿一体化推进标准化建设为安全筑基

版次:02  2023年04月25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记者 鲁 松 本报通讯员 计金忠

“千米深井,高应力、强采动、大变形,标准化工作反反复复,很消磨人的意志”。在中煤新集公司口孜东矿,一名职能科室的负责人一番话,道出了该矿标准化创建过程中所经历的无奈体验。

然而,贯彻落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理念,保证矿井安全生产是煤矿人必须扛起的使命担当。安全生产标准化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前置条件,是一道绕不过、必须做对答好的“必答题”。

为强化全员标准化意识,促进提高思想站位,今年以来,该矿“直面标准化投入效益滞后性和间接性”问题,深入组织展开大讨论,增强全员战胜安全生产标准化困难形势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为系统性解决问题,该矿坚持从根本上剖析原因,寻找对策,着力生产布局、关键核心技术、管理能力提升、厚植“守规矩”安全文化等基础工作入手,一体化突破安全生产标准化困局。

生产布局调整上,该矿按照“队伍能力匹配,避开风险隐患”的原则,收缩战线、缩小战场,积极构建“123”生产格局:即“一井一面”生产模式、两个煤层交替开采、三个采区布局,做到人员力量与生产能力相匹配。

在关键技术攻关上,加强组织支护技术科研,确保牢牢掌握矿压治理主动权,解决“深层次”问题。围绕“尽快找到适宜路子”这一目标,该矿成立矿压治理专班,加强统筹和谋划,保证采掘合理衔接;建设矿压治理示范工程,不断优化支护材料、施工工艺、支护形式、支护设计和施工管理等。

管理提升上,该矿加大精品工程创建力度,通过每月组织标准化推进会、交流会,加强正向激励,严格考核管理,确保“掘进一次成巷、支护一步到位、工程一次达标”,做到“所有采掘工作面动态达标,随时具备检查条件”。

该矿还通过实施“机电运输管理提升年”年度主题工作,为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向精细化延伸,提供“严”的基调、“干”的氛围;通过狠抓“23458”精细安全管理模式、“66”项细节管理规定,构建“123”特色安全文化,为标准化创建动态达标、巩固、可持续提供“硬”的管理保障和“软”的文化支撑。

“当前,大家搞标准化的意识有明显提高,各单位坚持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皮带机‘一条线’要求执行到位,‘去铁丝化’基本实现。皮带机头、机尾统一硬化底板。掘进巷道实现电缆小线吊挂一条线、灯光一条线、底板一条线,实现了‘朴素、干净、整洁、明亮’创建目标。”提及矿井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上的进步,该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职能管理人员坚定地说。

该矿负责人表示:“随着完成复杂地质条件的采区封闭,加之适宜的支护方式,口孜东矿安全生产标准化高水平达标条件将会出现根本性好转。现仍处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阶段,只要保持住‘拼’的精神,‘熬’的韧劲,稳扎稳打,就会有‘满池荷花开’的时刻,‘口孜东矿的春天’就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