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船舶污染治理 保护淮河流域水环境

版次:02  2023年04月25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 为充分发挥检察公益诉讼监督职能作用,助力提升淮河船舶污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近期,省检察院、市检察院负责同志等从田家庵海事码头登船前往凤台县海螺码头实地调研,详细了解淮河淮南流域干线的通航情况,沿岸码头船舶停靠和船舶生活废水、污染物排放和处置情况。

此次现场考察调研是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检察院部署开展的“淮河(安徽段)”船舶污染治理公益诉讼专案工作的务实举措之一。

为进一步推动安徽省检察院关于淮河船舶污染治理公益诉讼专案工作,深化检察监督职责,我市检察机关高度重视,通过加强公益诉讼干警队伍建设,充实专案组队伍,市县两级以一体化办案、集中办案等方式持续推进船舶污染治理专案办理。市两级公益诉讼干警前往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交通运输、海事等部门就船舶污染案件线索移送和专项治理开展磋商,并就重点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各县、区检察院积极开展与地方职能部门的联系对接活动,谋划开展船舶污染治理专案办理;同时针对辖区内重点水域、码头以及船舶情况开展专项监督工作,对摸排的线索将立案办理,并制发检察建议。

下一步,我市检察机关将牢固树立高的政治站位,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通过“府检联动”工作机制,继续加强与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水利、河长、海事等部门的协作联动,加大淮河船舶污染治理线索排查与案件办理力度,推动淮河船舶污染公益诉讼专案工作走实走深,落实落细,切实消除船舶污染隐患,保护淮河流域水环境,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

(本报通讯员 赵 武

本报记者 何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