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学赶超促发展 百舸争流竞扬帆

——2022年淮南市劳动和技能竞赛工作综述

版次:01  2023年04月25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记者 吴 巍

在三尺讲台上,在机房电脑前,在轰鸣的车间厂房里,在设置多重障碍的叉车转运货场中……从炎炎夏日到寒冬腊月,从室内到室外,一年来,一场场劳动和技能竞赛在我市各行各业如火如荼开展。

2022年,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职工群众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推动淮南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淮南中展示了主力军风采。

劳动竞赛再扩面,比学赶超热情高

在市总工会与淮南东辰集团联合举办的叉车转运货物比赛现场,参赛选手驾驶叉车鸣笛起步,叉起2.3米宽的货物朝着2米限宽门冷静进发。为增加难度、考验驾驶稳定性,货物上还立起4瓶饮料,比赛要在饮料瓶不倒的同时操作直角转弯、通过限高限宽门,极大的难度让现场观众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这只是去年众多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中的一个场景。2022年,市总工会在全市普遍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的基础上,采取“1+X”竞赛模式,围绕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挑选出10家单位联合开展“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市级示范性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

与市审计局、市公安局、市税务局等单位联合举办“为民办实事 为企优环境”系列劳动竞赛;联合市人社局开展9大项、27个工种的全市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从全市选择13家重点民营企业参加全省重点民营企业劳动和技能竞赛,参赛职工6000余人;深化以“安康杯”竞赛为载体的群众性安全生产活动,竞赛参赛单位达3154家……

一年来,全市劳动竞赛赛事不断、职工参赛热情高涨。通过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激发了职工主人翁精神,调动了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极大地增强了生产建设热情。

据统计,2022年,全市共组织开展1695场次劳动和技能竞赛,参赛职工达40.7万人次,分别比上年度提高了9.7%和8.9%。

多点开花提技能,职工素质稳步升

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是激励和培育更多人成为能工巧匠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2022年,市总工会聚焦提升职工技能水平目标,以劳动和技能竞赛为抓手,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骨干带动作用,加快推动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技术工人队伍建设。

大力推进学习型职工队伍建设,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学习型职工”竞赛活动,深化职工素质工程建设,倡导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程学习理念,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工作创新上台阶的动力;积极开展技术比武、技术练兵、技术交流、技能比赛,大力推行“名师带徒”“师徒结对”等活动;通过开展科技活动周、合理化建议月等活动,加快职工创新成果落地转化,为企业创优创效、促进发展方式转变、节能减排、高质量发展作贡献;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确定21家企业作为产改试点企业,产改试点工作全面推进……

据统计,2022年,我市3名“工匠”获评全国首批首席技师,2人被评为第十六届全国技术能手。全市职工开展“五小”革新1335项,发明创造792项,提合理化建议7789条,采纳实施5422条。

跟着劳模去创新,示范引领促发展

精神引领,宣讲带动;结对共建,做好传帮带;发挥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2022年,市总工会聚焦“跟着劳模去创新”,大力培育劳模工匠创新项目,号召广大劳模工匠在以“五小”创新活动和合理化建议为重点的职工技术创新活动中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创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开展第七批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选树命名活动。基层工会新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20个,经考核评选,市总工会挂牌命名10个。

开展“揭榜挂帅”活动,围绕我市重大科创载体和企业重大创新布局,全年开展劳模工匠“揭榜挂帅”项目39个。

打造职工技术创新合作平台。积极开展劳模创新工作室交流合作,组建劳模工匠联盟,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整合成立5个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形成煤矿主体专业全覆盖、生产流程全覆盖;推动淮南供电公司、平圩发电、田家庵电厂、洛河电厂、淮浙电力、淮沪电力共同成立淮电工匠联盟,形成创新合力。

“2022年,全市各级工会培育劳模重点创新‘金项目’9个、‘金成果’9个(其中3个‘金成果’进入省级决赛)、‘金点子’24个,培育劳模助力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基地10个。”据市总工会介绍,全市汇聚起各区域、各领域、各行业、各专业、各企业劳模工匠合力,激励广大职工群众为建设现代化美好淮南贡献力量。

关爱劳模氛围浓,干事创业张力显

竞赛看实力,也要看底蕴。劳动模范,是劳动竞赛活动中涌现出的杰出代表。弘扬劳模精神,淮南有行动有力量。

积极选树先进典型。2022年召开的淮南市劳动和技能竞赛表彰大会上,表彰市劳动竞赛先进单位29家、市工人先锋号45个、市五一劳动奖章96人。圆满完成2022年安徽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评选表彰工作,推荐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38人,先进集体6家。 (下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