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华夏文明的曦光

甘武进

版次:03  2023年04月23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人祭,就是杀人向鬼神献祭。关于上古的人祭风俗,直到近百年现代考古学兴起,发掘出殷商的大量人祭遗址及商王占卜献祭的甲骨刻辞,才进入现代人的视野中。至于这种风俗是如何退出历史和人们的记忆的,大多数学者似乎默认,它是逐渐、自然、不知不觉地退场的。但《翦商: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的作者认为:人祭的消亡和周灭商有直接关系。“在周武王死后,辅政的周公旦取缔了商人的人祭风俗,并消除了关于人祭的文字记录和历史记忆;周公此举可能是防止死灰复燃,执行得也比较成功,于是留下了三千年的记忆空白。”

作者李硕,是青年历史学家,著有《孔子大历史》等有影响力的历史著作。此书借助考古材料和传世文献,梳理了上古人祭风俗产生、繁荣和消亡的全过程,以及人祭与华夏早期文明从伴生到分离的伟大转折,再现了古人(周人)为终结商朝和人祭风俗付出的巨大努力。具体而言,此书深入上古史,通过鲜活的叙述,深入探索商人与周人的民族起源、信仰习俗、战争军事与日常生活,将故纸堆与遗址变成了生动的情节故事,用史料赋予神话中的人物(周文王、商纣王等)以血肉,使我们对华夏文明的起源有了全新的认知。

从新石器时代以来,华北地区形成了杀人献祭的原始宗教。第一王朝夏朝也沿袭了这种人祭文化,并在随后的商朝登峰造极。“商王需要直接管理的王朝事务比较少,其最重要的事务是组织祭祀和战争,而商人各宗族则承担提供祭祀供品和战争动员(自带装备)的任务。”对商人来说,在聚会典礼时杀戮异族,不仅仅是给诸神奉献祭礼,也是让围观者获得精神刺激和满足的“盛宴”,比如当人牲数量不足,献祭者还会尽量延缓人牲的死亡,任凭被剁去肢体的人牲尽量地挣扎、哀号或咒骂。“这种心态,和观看古罗马的角斗士表演有相似之处。”

武王死后,由周公辅政,彻底禁绝了人祭宗教,销毁了有关商代人祭的文献记录,并制造出一套没有人祭的理想化历史叙事,以及基于“德”的世俗政治与道德体系。一是拆分商人族群,消灭其军事实力和人祭宗教;二是分封各种诸侯国,统治、同化新被征服的东方地区。在周公辅政最后一年,周公旦以王的身份宣传册封弟弟周封为卫侯的决定。他要求周封管理好殷商旧民,还要让他们改变陋习,成为新民;在统治方式上,则要求周封必须垄断刑罚的权力。对新征服的东方地区,实行文化上的改造,铲除商人血祭宗教的遗留,使其彻底同化于周人的文明。

随着跨族婚姻与民族融合,新兴的周文化出现了,它是西土周族传统文化和商文化的融合:它继承了商人的文字体系,但部分语言习惯来自周族;它继承了商人的“上帝”观念,但又逐渐将其淡化为含义模糊的“天”;它严厉禁止商人的人祭宗教,拉远人和神界的距离,拒绝诸神直接干预人间事务。周人谨慎,谦恭,重集体,富于忧患意识,这些都成了新华夏族的样板品格。周公的这些举措,开创了新的华夏文明。五百年后,孔子编辑儒家“六经”,系统整理周公的理论成果。周公和孔子塑造了儒家学派,其影响一直持续到现代。

在传统的上古历史叙述中,商周易代的面目是模糊的。关于背后的细节,我们知之甚少。事实上,一部好的历史著作,不仅要有数学家的逻辑,还要有文学家的想象。作者在此书的撰写中宏大处堂堂正正,细微处绵绵实实,运用大量现代考古发掘的成果,对应甲骨文卜辞及《易经》卦象,将费解的言辞重新释义,重构武王伐纣的历史认知等,为读者揭开了华夏上古历史中重要的一页。本书中李硕还提到了很多文明如青铜技术,大禹治水的真相等。翻开此书,大家可以走进幽暗的历史通道,一窥我们这群人何以如此,何以至今。它将给我们鼓励,去认识自己,直面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