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大托管”多方同受益

阜阳日报记者 徐立成

版次:A01  2023年04月12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4月6日一大早,颍州区三塔集镇徐寨村村民张玲,就带着几个工人钻进自家温室大棚,给洋葱拔草。“这一季洋葱月底就能上市,看这长势,价格应该不会孬!”盘算着收成,张玲喜上眉梢。

正值春管关键时期,这边拾掇着30亩蔬菜,那边还种了150亩小麦,张玲麦田当起“甩手掌柜”,菜田里“多挣一笔”,得益于徐寨村实施的农业生产“大托管”服务。

“托管服务真是省心省力!”张玲说,往年这个时候,小麦“一喷三防”陆续开始,流转百余亩地,要5个人忙上四五天时间。现在村里统一使用植保无人机飞防,1个多小时就能全部喷洒一遍。“土地托管出去,从种植到管理再到收获,全部有人管,可以腾出手脚发展其他产业。”

张玲所在的徐寨村,和许多皖北乡村一样,常年外出务工青壮年占一半以上,留守在家的多是老人和孩子,农业生产面临“不能种、不会种、不想种”的窘境。去年秋季,徐寨村在区、镇引导推动下,实施农业生产“大托管”服务,由村集体股份经济联合社负责土地托管服务,在托管过程中着力提高服务的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和集约化水平。截至2022年底,该村从事农业生产“大托管”服务组织达5家,服务面积4000余亩。

徐寨村集体股份经济联合社总经理李国强介绍,农业生产“大托管”的具体实施路径为: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托管农户土地开展生产经营,或者部分委托给生产服务主体经营;农业生产服务组织跟进技术,银行跟进信贷服务;保险机构提供种植收入等保险,给予保险托底。

“早在托管之初,我们就将土地租金交给群众,让大家吃下‘定心丸’。”李国强说,“大托管”实施后,统一对接社会化服务组织,统一为群众提供“一喷三防”、耕种收、秸秆综合利用等服务。同时,通过“保底收益+分红”的分配机制,将服务主体、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户形成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等小麦收获后,统一订单销售,并按大户、合作社、群众2:3:5的比例进行二次分红。在‘一喷三防’和秸秆综合利用环节,村集体还可获取每亩0.5元和1元的服务费。”

今年“一喷三防”即将开始,李国强介绍,目前他们已组织近40架植保无人机,计划用三四天时间,将托管的土地全部飞防两遍,确保今夏小麦丰产丰收,让群众无后顾之忧。

记者了解到,长期以来,阜阳市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以土地流转形式为主,存在着因无法抵御自然、技术和市场风险等引起流转方经营困难,从而带来经营纠纷。土地“大托管”则是村民将土地经营权托付给村集体,通过农业保险托底及二次分红实现农民利益的最大化。

如今在阜阳市,实施农业生产“大托管”的地方越来越多。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2022年,阜阳市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生产全程“大托管”工作的实施意见》,全市有1850家服务组织和534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完成“大托管”服务面积443.68万亩。其中,颍州区、颍上县和阜南县被列为全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大托管”示范县,各项工作均按照省“大托管”示范标准逐步稳妥推进。

阜阳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同志表示,阜阳市今年还将推广“一委托、两合作、三服务”模式,完成农业生产全程“大托管”服务目标任务550万亩,培育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达40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