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大象“高情商”之谜

版次:A03  2023年04月11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华社北京4月10日电《参考消息》近日刊登美国《大众科学》月刊网站报道《破解大象“高情商”之谜》。报道摘要如下:

发表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周刊上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大象的一些高级情感表现可能是一种自我驯化的表现,比如它们会哀悼死去的大象、帮助生病或受伤的大象,甚至能在镜子里认出自己。

研究报告的合著者、生物学家利莫·拉维夫在一份声明中说:“自我驯化理论很难验证。这是因为除了人类以外,只有另外一个物种被认为具备自我驯化能力,那就是倭黑猩猩。”

拉维夫和她的同事们从20个方面将非洲草原象与人类和倭黑猩猩进行了对比。他们发现,这3个物种都有一些相同的身体特征,而且表现出相同的习惯。大象有嬉戏行为,有社会性,有漫长的童年,而且会替种群中的其他成员照看小象。倭黑猩猩和人类也都这样做。此外,非洲野象的下颌骨短,这是猫等家养动物的特征。它们似乎还能够克制自己不欺负其他动物。

大象还会互相学习。像吃什么和如何养育幼崽等知识是通过社交相互传播的,而不是像其他动物那样靠本能。大象还拥有复杂多样的交流系统。它们发出的声音组合极其广泛,从咆哮到低频咕哝,再从尖声鸣叫到低频咕哝。

研究小组还发现大象具备几种与自我驯化有关的基因。他们将野象的基因与261种驯化哺乳动物的基因进行了比较,并建立了一份通常与驯化相关的基因清单。研究小组说,在674个极有可能是大象祖先遗传的基因中,有79个与其他驯化物种的基因类似。这可能意味着,驯化可以在哺乳动物进化树上的多个分支发展。

研究团队猜测,大象的自我驯化可能与它们体型庞大和力气较大有关。拉维夫说:“这意味着大象通常不太担心为了生存而躲避或与其他动物开战。这种‘安全环境’可以减轻对外来侵略的担忧,释放更多能量用于认知,同时开启更多探索、交流和游戏的机会。”

与此同时,一些科学家仍对大象的自我驯化持谨慎态度,认为需要进行更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