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信访反馈解开群众“心头结”

本报记者 李东华 本报通讯员 金 忻

版次:A01  2023年04月06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您好!我是淮滨街道纪工委工作人员,请问您这两天在家吗?我们想当面向您反馈信访举报的调查情况……”及时告知实名信访举报件的办理结果,是淮南市田家庵区纪委监委办理信访举报工作的一项固定程序。

田家庵区纪委监委坚持处理检举控告全流程闭环管理,针对实名举报建立受理、过程、结果“三反馈”制度,将反馈贯穿实名举报闭环全过程。2022年,区纪委监委对受理的实名举报问题受理告知率、办结反馈率达100%,重复举报量较2021年减少33.3%。

“我们按照‘谁接收谁告知’‘谁承办谁反馈’的原则,及时回应群众,解开他们的‘心理疙瘩’,避免重复举报。”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信访室接到实名举报件后,及时联系举报人,告知其受理情况。承办部门收到实名举报件后,再次联系举报人,告知其已受理,并进一步核实举报内容,听取举报人诉求,办结后及时向举报人反馈结果。

为提升反馈质效,区纪委监委建立信访件反馈满意度抽查机制,对初次反馈未达到理想效果的,信访室联合审理室、对口联系的纪检监察室等部门进行研判,对程序不合规及调查不深入、不细致、不彻底等问题,责令承办部门完善相关程序或补充调查,并进行二次反馈,力争做到案结事了。

针对匿名信访举报问题,为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同时避免不断的重复举报,区纪委监委建立“阳光反馈”制度,向被举报人所在的单位、村(社区)公布调查核实结果,正面回应群众困惑和质疑,将反馈会开到一线、开到群众身边,让群众“心服”又“信服”。

“因为是匿名举报,案件办结后我们没法向举报人进行当面反馈,举报人不清楚案件办理情况,于是又重复举报。”针对举报某小学校长违纪问题,区纪委监委第一派驻纪检监察组采取公开反馈会形式,现场向教职工反馈有关信访举报事项办理情况,详细解答群众心中疑惑。

除此之外,针对群众实名反映的业务范围外信访事项,区纪委监委实行转办督办制度,落实“跟踪反馈”,在做实做细检举控告信访件的基础上,用心用情做好业务范围外群众信访诉求。

“信访工作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不论是实名举报、匿名举报,还是业务外信访事项,通过夯实反馈结果、强化反馈力度、丰富反馈形式,积极面对、主动应对,将办理结果全面有效地反馈给信访群众,努力让信访群众感到安心、放心、舒心。”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