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研究帮助揭示美国黑奴历史

版次:A03  2023年03月31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华社华盛顿3月29日电 最近几十年来,基因研究技术的进步使科学家们能够利用古代遗骸,揭开历史谜团。一项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周刊上的研究显示,美国研究人员利用基因技术,研究美国黑奴遗骸,这有助于揭示美国黑奴历史。

约十年前,在南卡罗来纳州海滨城市查尔斯顿一个艺术馆的扩大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工人在地下挖掘时发现了36具人体遗骸。因关于这些遗骸的记录很少,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成立了“安森街非裔墓地项目”,决定借助现代技术寻找线索。

研究人员说,这些遗骸可追溯至18世纪下半叶,大多数来自居住在附近的非洲裔黑奴,其中一部分人可能属于通过查尔斯顿港口运来的约17.5万非洲人。查尔斯顿港口曾是跨大西洋奴隶贸易的枢纽之一。

研究人员表示,现场出土的文物表明,有些人头发上戴着珠子,或是眼睛上盖着硬币。他们牙齿中的矿物质表明,只有少数人出生在非洲,而大多数人可能是在查尔斯顿或附近出生的黑奴。

研究人员从18具遗骸的骨骼中提取DNA(脱氧核糖核酸),并将其与今天非洲人的基因结构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他们与西非海岸的冈比亚、加蓬等多个地方都有关联性。他们大多是男性,大部分在成年时死亡,既有3岁以下幼童,也有50岁以上的成年人。基因检测结果还显示,除了一对可能的母子外,其他人没有血缘关系。

此外,研究人员还为当前生活在查尔斯顿地区的78名非洲裔美国人提供了基因检测。截至目前,他们还没有发现上述遗骸的直系亲属。

参与了基因检测的社区居民奥布雷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表示,利用基因检测技术揭示一些埋葬在这个城市中的人们的“被偷去的历史”,这项工作意义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