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服务拓宽青年群体就业渠道

版次:02  2023年03月28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 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既是共青团服务青年的关键着力点,也是共青团直接参与服务国家经济工作的重要切入点。今年以来,团市委启动实施“淮南市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行动”,并结合我市实际,创新开展“淮畔万岗 青春启航”服务青年就业创业系列活动,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帮助大学生就业,为党和国家就业工作大局贡献力量。

开展“就业提升季”活动。广泛整合社会资源,联合淮南市职业指导大师工作室和青年企业家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涵盖政策讲解、职业规划、简历制作、面试指导等服务的“就业帮扶礼包”,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提升就业求职技能和任职能力。

开展就业精准帮扶行动。以非“双一流”高校的低收入家庭2023届毕业生和未找到工作的2022届毕业生为重点,高校每名团干部与3至5名拟就业的低收入家庭学生结对,县区团干部与有意愿在本地市就业的学生结对,全力提供就业帮扶。全年帮助不少于300名低收入家庭学生找到工作(不含升学、出国留学等),其中2023届毕业生不少于250名,2022届毕业生不少于50名。

开展青年就业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建设“淮畔万岗 青春启航”网络招聘专栏,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优势,提供精准、高效的就业培训和岗位渠道,动态调整岗位供给,大幅降低就业成本,满足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需求;组织“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广泛整合社会岗位资源,搭建多方联动招聘平台,为求职青年和企业间搭建双选桥梁,助力青年实现高质量就业。(本报记者 吴 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