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群众“点赞量”检验文明创建“含金量”

——访八公山区委副书记、区长朱杰

版次:02  2023年03月28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记者 何婷婷 本报通讯员 胡 捷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建设美丽幸福城市的务实之举,也是全区人民的共同心愿。”八公山区委副书记、区长朱杰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八公山区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将文明城市创建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以人民群众的“幸福清单”为文明城市建设的“责任清单”,以人民群众的“点赞量”检验文明创建的“含金量”,不断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确保完成各项创建任务。

“创城工作的关键就在于抓落实。”朱杰介绍说,该区强化高位推进,在压实创建责任上进一步提高度,通过完善一系列工作机制,推动创城任务落细落实。一方面,坚持和完善区级领导包联社区、区直单位联片共建等推进机制,区级领导带头到网格、访社区、串街巷、进市场,实地查看任务落实、群众满意情况,现场办公,推动落实。各工作专班、部门单位、各级党员干部、执法力量全员下沉、干在一线,加强宣传引导和氛围营造,动员市民群众、社会力量主动融入、积极参与、形成合力,结成“创城共同体”。另一方面,对68个测评点位实行清单式管理,对方案确定的8项重点任务建立重点任务清单,落实周集中整治计划,加大问题整改力度,强化督查通报、约谈问责,推动压力传导到位、任务落实到位,按照既定时间节点全力推动创城各项工作。今年以来,已整改完成各级督察反馈问题637个。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文明城市创建的奋斗目标。创建好不好,市民最有发言权!”朱杰告诉记者,该区细化问题整改,在抓牢创建提升上进一步增强度。我们始终把“让人民群众满意”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短板弱项问题,大力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在基础设施提升方面,疏通城市路网,加快老城区道路改扩建,加强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整治,增划1200余处机动车停车泊位。在居民小区环境集中整治方面,重点整治小区环境治理、电动车飞线充电、车辆乱停放、垃圾杂物清理等,拆除小区内私搭乱建43处。在城区摊群点集中整治方面,制定《各类占道摊点的整治工作方案》《规范摊群点提升工作方案》,重点对二通道、丁山路、和平村、佳城国际广场、商业街等路段流动摊点加强管理,做到人在地净、人走地清。在交通秩序集中整治方面,规范各主次干道、商业街非机动车停放,形成“乱停随时被拍、违停处处受罚”的管理氛围。通过一系列的专项整治行动,全区城市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市民文明素养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朱杰介绍说,该区深化全民参与,在汇集创建力量上进一步扩广度。坚持“全民”创建,把群众力量作为创城根本,引导、鼓励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创城”。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培训宣讲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充分发挥老党员、老教师、老模范、青年创业者、青年学生等群体志愿服务作用,培育了志愿服务队伍130余支、志愿者2000余人,打造了“邻里帮帮团”等文明志愿活动品牌,开展了城乡环境卫生整治、爱国卫生运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等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进一步巩固了“全民参与”基础,让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让文明城市创建成为常态,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汇集起磅礴力量。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全区人民的共同目标,我们将持之以恒抓好这项‘发展工程、民生工程’,以最文明的形象、最务实的作风、最扎实的工作,全力以赴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努力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朱杰最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