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方能不辱

程晋仓

版次:02  2023年03月17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西汉淮南王刘安在其宏篇巨著《淮南子》中有不少关于官箴史鉴故事。如,公仪休拒鱼便是一例。《淮南子·道应训》载:公仪休相鲁而嗜鱼,一国献鱼,公仪子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弗受何也?”答曰:“夫唯嗜鱼,故弗受。夫受鱼而免于相,虽嗜鱼,不能自给鱼。毋受鱼而不免于相,则能长自给鱼。”此明于为人为己者也。故《老子》曰:“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无私?故能成其私。”一曰:“知足不辱。”其大意是:公仪休任鲁相,特喜欢吃鱼。于是,鲁国人争相献他鲜鱼,公仪休却万般推辞。其弟子劝谏:“先生特别爱吃鱼,但却不接受送鱼,这是为什么?”公仪休答:“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能够接受。如果接受别人的鱼而被免去相位,则今后即使再喜欢吃鱼,也不能够享用凭自己能力所供之鱼了。因此,我不接受别人的鱼就不会免相,也就能够保障长期靠俸禄买到鱼吃。”刘安载之,寓意深远,以公仪休之事喻讽为官做事、对人对己须标准明确,也是印证《老子》所说:“把己之私利考虑放之最后,自己却反占优先,把自己置之度外,自身反得以保存,不以无私,故能保全自己。”以此警示世人:“知足,就不会遭困辱。”

其文所述,其实与《老子》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之句有异曲同工之妙,启示人们“知足常乐,知足不辱。”

《淮南子·道应训》载此典故,以公仪休拒鱼之事,将艰深道理用通俗易懂的故事解读出来,就事说理,旨在明告世人,劝诫执政者不可有贪欲,时刻注意保持清醒头脑,明晰处事底线,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做到清廉、自律、自然、自得其乐,不但不会招来人生羞辱,反会因之更受世人尊敬。相反,如果为政做官不明大德、做事不守公德、做人不严私德,贪得无厌,巧取豪夺,则必然要受到时代和社会唾弃,蒙受不尽的羞辱。

“知足不辱”既是修身养性之道,也是为官从政之道。大千世界,面对各种诱惑和喧嚣繁华,只有守好“知足不辱”,才能耐得住寂寞,守住底线、不过红线,不越轨、不出格、“不入围”。

“知足不辱”,其实就是要求人们常思敬重、敬仰底线,常怀敬畏之心。纵观一些被围猎、被腐蚀的党员干部的人生轨迹,就是忘记“知足不辱”的古训,走上不知足之路,一步步被“反包围”,滑进违纪违法深渊,落入当初公仪休告诫弟子“免于相,而不长自于鱼”的境地,令人叹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