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淮南分行开展“3·15”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活动

版次:04  2023年03月16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强金融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风险责任意识,构建和谐的金融消费环境,中国银行淮南分行积极组织全辖营业网点和条线部室开展“3·15”消费者权益保护系列宣传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相关服务和宣传引导,以消费者为中心,优化金融知识普及方式、创新教育宣传形式,聚焦“一老一少一新”等重点人群,制定有针对性的金融知识普及方案,切实维护消费者受教育权,提升公众金融素养。

强化阵地宣传,普及金融知识。通过放置厅堂海报、折页等对厅堂客户进行相关权益和金融知识宣传,并安排银行工作人员现场答疑。同时,利用LED屏滚动播放防范电信诈骗、国债知识宣传等视频内容,提升消费者的金融安全意识。

主动送教进企,提升宣传覆盖。活动期间,该行主动深入中小微企业、商圈、高校、社区、矿区、建筑工地等,进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通过逐户拜访、发放折页、开展讲座等活动,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开展线上宣传,加大推广力度。该行积极组织员工通过微信转发朋友圈、公众号等宣传活动,扩大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将金融知识普及到更多公众。

此次系列宣传活动,现场发放各类宣教资料约1000余份、接受群众现场咨询约500余人次,进一步密切了中国银行与金融消费者的关系,促进了金融知识的深入普及,引导了客户消保理念的有效提升,切实增强了广大群众的金融知识水平和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该行将不断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各项工作机制,提升服务水平和质效,在践行社会责任的同时,以实际行动为和谐金融环境的构建贡献力量。 (本报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