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前行,一路播洒爱心阳光

——记潘集区妇联“阳光妈妈”留守儿童亲情关爱工作室

版次:02  2023年03月16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记者 何婷婷

父母在外打工,缺乏父母关怀,是留守儿童生活中最大的缺失。为了让潘集区的留守儿童像同龄孩子一样在妈妈的关爱下阳光健康成长,潘集区妇联成立了“阳光妈妈”留守儿童亲情关爱工作室,一群有志向的年轻老师、爱心妈妈参与其中成为“阳光妈妈”,她们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付出了十分的深情,也收获了孩子们最纯真的爱以及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的倍加关注。

为爱而聚,不忘教育初心。“阳光妈妈”工作室组成巾帼志愿服务队,负责流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从心理、情感、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给予关爱和支持。她们筹措资金,开办留守儿童第二课堂、心理辅导室,通过视频、QQ让孩子与家人交流互动,使孩子们在关怀下茁壮成长。“阳光妈妈”发展至今有医生、护士、园长、教师等各行各业的爱心人士,其中大专以上学历29人,平均年龄不超过35岁。“阳光妈妈”为孩子们宣讲革命英雄故事,带着孩子们在“八一”建军节慰问革命功臣,在酷暑时向“最可爱的人”送去清凉,为孩子们在心底种下了一颗红色的种子,点燃爱的萌芽。

为爱付出,甘当指路明灯。2021年12月,“阳光妈妈”工作室向全区发出了“大手牵小手 圆梦微心愿”倡议书,带动十位民营企业家参与捐赠。为尽力帮助孩子实现心愿,“阳光妈妈”们克服天气寒冷、出行不便等重重困难,挨家挨户了解核实情况,足迹踏遍11个乡镇的大街小巷,用时21天,为168名留守儿童点亮梦想的心灯。当最后一名留守儿童的心愿礼物送达时,已是春节临近。

2022年12月底,“阳光妈妈”工作室承接了市民政局慈善科的一项义务工作,为217名孤儿、残疾儿童完成新年微心愿任务。13名“阳光妈妈”在潘集区妇联的大力支持下,挨家挨户上门走访,采集、购买、发放等仅用了8天时间,当最后一名孩子接到新年愿望礼物的时候已经是腊月二十九的晚上9时。每年暑假,“阳光妈妈”工作室都会承担起区妇联和区民政局联合举办的安全教育暨家风家教宣讲活动,每次活动受益儿童均在千人左右。同时,她们还连续四年开展防溺水、居家安全、防拐防骗、防火防盗、防性侵、未成年人保护等安全公益讲座,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