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种植拓宽产业富民路

本报通讯员 蔡士宏 本报记者 吴 巍

版次:A01  2023年03月14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阳春三月,在寿县迎河镇李台村丰泽园芦笋家庭农场种植基地,一株株芦笋嫩茎破土而出,青翠葱郁,十几名务工村民沿着垄沟来回忙着收割,车间里三五成群的村民们正在分拣、捆绑、装箱,传出阵阵欢声笑语,呈现一派繁忙的景象。

丰泽园基地负责人王本利是迎河镇李台村人,曾在上海务工27年,主要从事买卖芦笋生意,同时学会了芦笋种植技术。2017年他返乡创业,筹集资金300多万元,流转160多亩土地,新建310个大棚种植芦笋,逐步走上致富路。芦笋种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整棚、育苗、移栽、除草、施肥、打药、采摘等工序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每天有固定10多位周边村民到基地务工,采摘高峰期用工量可达三四十人,让部分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灵活就业。“像我这样的年龄,又没什么文化,外出打工不方便,在这里找活干,出门几步路就到了,忙的时候一个月可拿到3000元。自己有了挣钱门路,也不用伸手向子女要,还能照顾到全家的老少,我心里可满足了。”李台村坡北组60多岁的张玉林高兴地说道。

芦笋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有“蔬菜之王”的美称。沿淠河湾的李台村,土壤为砂土地,适宜种植芦笋。该基地的芦笋全部采用有机肥,不喷农药,是真正的绿色无公害产品,凭着放心过硬的品质,产品远销上海、杭州、合肥等地。芦笋种植,具有容易成活、发芽率高、耐旱耐寒等特点,从1月至10月期间,可供三茬采摘,亩产可创3000多斤,春节期间可卖到每斤20多元,该基地芦笋种植年收入可达100多万元。

“今年天气好,芦笋长势喜人,市场供不应求,对自愿加入农场种植芦笋的农户,我负责提供芦笋苗、技术指导和统一收购销售,不愁卖不掉。”王本利信心满满地说道。在王本利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了种植芦笋的队伍,现在李台村种植芦笋共200余亩,并辐射到周边大店、新墙等村,相邻的张李乡种植面积也达到了100多亩。小芦笋已成为当地特色蔬菜产业之一,逐步带动更多乡亲们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