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老年助餐 老年人悦享“红色幸福”味道

本报记者 朱庆磊 本报通讯员 李 浩

版次:01  2023年03月10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022年以来,在市委组织部大力支持下,市民政局创新“党建+老年助餐”服务模式,采取开展“红心助餐”、打造“红色港湾”、实施“红色运营”、激活“红色先锋”等方式,用心用情用力让老人享受到省心、开心、暖心、放心、舒心、安心的“六心”老年助餐服务,努力打造“党建引领 暖心助餐”老年助餐服务党建品牌。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老年食堂(助餐点)551家,其中,城市老年食堂280家,农村老年食堂271家,满足了不少于12万老年人的就餐需求。

激发参与热情,开展“红心助餐”。我市创新志愿模式,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推行“党建引领、社工助推、志愿者参与”的工作模式,将党建与社工相融合,成立“党员红心志愿服务队”,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卫生清洁、配餐助餐、帮办代办等服务,营造敬老爱老的良好氛围。发动社会力量,开展“五社联动红心老年助餐”,引导留守妇女、返乡青年、低龄健康老人、网格员、社会工作者、老党员、亲属邻里共同参与老年助餐,提升助餐服务质量。拓宽载体渠道,组织“善行淮南—老年助餐开放日”专题活动,在元旦、端午、国庆、中秋等重大节假日当天老年人用餐享受优惠,依托助餐机构开展老年朋友们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凤台县“小城大爱”老年助餐企业组织免费为行动不便的孤寡独居老人送餐,八公山团结社区老年食堂与特殊困难孤寡老人建立包保协议,田家庵区舜耕镇钟郢社区组建爱心志愿送餐队为空巢、独居、留守老年人提供送餐上门、帮办代办等服务,广受群众好评。2022年以来,全市共开展各类老年助餐志愿服务3万余人次。

整合服务资源,打造“红色港湾”。在党建引领下,我市积极推进老年食堂改造升级工作,将具备条件的老年食堂(助餐点)打造为集助餐、照护、医疗、康复为一体的康养综合体,并“以大带小”运营社区养老服务站,由街道辐射带动社区,延伸到居家上门服务,形成有序衔接的养老服务链条,让“15分钟养老服务圈”看得见、摸得着。丰富服务内容,将老年助餐服务与其他助老工作相结合,定期组织开展健康义诊、心理咨询、知识讲座、防诈宣传、文体娱乐、社交互动等活动,让老年餐桌成为“书桌”“茶桌”“娱乐桌”。打造服务品牌,坚持示范引领、规范建设,引导老年食堂(助餐点)与资金实力强、服务口碑好、管理运营规范的红色企业合作;发挥社会组织、志愿者作用,在老年食堂(助餐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打造具有淮南特色的“红色品牌”。田家庵区柏园社区养老服务站被列为党建+助餐示范点以来,积极拓展为老服务功能,为周边老人提供就餐娱乐、免费体检、日间照料等服务,受到老人们的欢迎。

立足实际情况,创新“红色运营”。我市坚持多方参与保障运营,探索出“党群服务中心+老年助餐”“红色养老机构+老年助餐”“红色餐饮企业+老年助餐”等多种红色老年助餐模式,实现老年助餐可持续化运营。多元分担引入活水,完善“个人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慈善捐一点、志愿做一点”的多元参与和分担机制,持续扩大老年助餐服务有效供给,真正把老年助餐落到实处。多维服务物业助餐,重点结合“皖美红色物业”建设,推进“物业+养老+助餐”老年助餐服务模式,利用物业服务企业距离近、人员熟等自身优势,在住宅小区、物业服务单元,面向高龄、独居、空巢、失能等有需求的老年人推出免费送餐、上门修理、事项代办等定制化、个性化服务。金岭社区作为全省首个“物业+养老服务”试点项目,养老服务站工作人员在疫情期间为老年人提供送餐服务,老年人感慨道:自己年龄大了煮饭做菜不方便,疫情又不敢出门,社区开展的物业+养老服务解决了日常生活中的大问题。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