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密码

韩 勋

版次:A02  2023年03月09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平时喝红茶,偶然也喝毛尖之类的绿茶。毛尖长在茶树的顶端,所以有人说毛尖是茶树的旗帜,是茶叶中的精华。毛尖清淡清香,不大合我的口味。

最近收拾房子,发现一个装茶叶的袋子,拍拍脑袋才记起这是很久前一个晚辈送的。袋子里六个长方形铁盒子,每个盒子里20个很小的铝箔袋子,每袋大概有三四克。茶叶暗绿暗黄,牙签般粗细,长约一厘米,想来属于毛尖系列了。打开一包,用开水冲进玻璃茶壶里,味道还是绿茶的味道。这个玻璃茶壶很小,相当于一个大杯子。我的喝法是每天只泡一壶,倒进茶杯里稀释,一杯一杯,喝到下午已经很淡了。

第二天再泡,不经意间发现一个诡异现象,赶紧小心翼翼把茶壶转移到书桌上。又在茶壶背后衬一张白纸,这下就看得更清楚了:100来根茶叶一分为二,一半儿浮在水面,一半儿潜入壶底;壶底茶叶一根根站得笔直,水面茶叶则把身子倒立起来,头朝下悬挂在水面上。茶壶只有五厘米高,站在壶底者和挂在水面者之间,大概有两厘米的空间。只见双方阵容齐整像仪仗队一般,遥相呼应却又冷眼对峙……

第三天泡茶多了个心眼,用手机拍下每一个变化——开水冲下去,茶叶上下雀跃,犹如翻江倒海一般。瞬间静止,上下两个仪仗队已经排列停当,仍然是每队数量大致相等。此后二十多分钟里,我眼睛不敢离开茶壶,却意外发现天上仪仗队中有两片茶叶开了小差,慢慢悠悠降落到地下阵容里。须臾,更不可思议的场面开演,两三分钟里,下面三片茶叶缓缓上升,最终加入天上阵营。

二十分钟后,茶壶里的世界归于平静,上面的茶叶全部下沉,下面的茶叶全部躺倒,茶水的颜色更深了。二十分钟里我几次笑出声,都是受到蛊惑的干笑,心里涌出好几个不明白。茶叶从山上摘下来,经受的加工工序都是一样的,为何开水一冲,一半儿漂在水面,一半儿落入水底?落入水底的茶叶,是不是加工时没有炒透?如是,总会有一袋茶叶碰巧全部是没有炒透的,总会全部落入水底。但是写这篇文章时,已经泡了二十多次了,全部漂浮和全部沉底都不曾出现过,但有三四次是水面阵营大于沉底阵营。

上面的茶叶质量更好,还是下面的味道老道?就算上下质量有别,最终两者却融为一体从壶嘴倒出,又何必天上地下集合站队多此一举?有这么为自己做广告的吗?它们受谁的指挥,竟如此俯首帖耳,每天乖乖排成两个方阵?

一想到茶叶里有一个神秘的“谁”,心里吃惊,身上竟起了鸡皮疙瘩。随即又笑话自己过于胆小,世上万物变化多端,凡是人们猜不透的,不是都有几个字可以解说——生物密码。比如蜜蜂筑的巢,精美绝伦,一格一格的长度、深度、形状,无不掐尺等寸,一毫米都不差。如此这般,蜂巢里总得有设计师和施工监理的两个包间吧。人们找不到它们的身影,便以“密码”了之。比如向日葵的籽粒排列,比如候鸟的准时迁徙,都是听谁的统一号令和安排?

查了资料终于找到了谜底,原来茶叶沉浮和自身密度有关。密度大于水会下沉,反之就上浮。茶叶站立水中和种类有关,以芽类茶品为主,比如雀舌、竹叶青、汉中仙毫、紫阳毛尖、信阳毛尖……因为含芽率高,更为干燥且吸水性不强,所以当被水浸泡后就会出现站立的姿态。可见,万物万码。蜜蜂、茶叶,甚至包括人体在内,密码各显神通,背后自有谜底。

不在乎密码的人,密码我行我素,与你相安无事。对密码感兴趣的人,密码给你带来的趣味儿和惊喜,随时随地受用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