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鲁 松 本报通讯员 尤云鹏
“安全发展,行胜于言”。走进中煤新集刘庄煤矿,首先映入眼帘的这八个醒目大字,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安全文化氛围扑面而来。
春风浩荡满目新,砥砺奋进正当时。为有效防控安全风险,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中煤新集刘庄煤矿紧紧围绕公司“19450”安全管理思路目标,不断强化基层单位安全管理工作,通过实施“线上+线下、体验+宣讲、排查+管控、关心+关爱”等行动,积极消除人、机、环、管各类安全生产不稳定因素,以“开门稳、开门红”促进“全年稳、全年红”。
“线上+线下”安全教育“零距离”
刘庄煤矿以2023年安全生产纲领性文件、法律法规宣贯为切入点,充分利用公司教育培训平台、微信工作群等新媒体持续推进“线上”安全宣传教育走深走实,发挥安全培训、安全课堂作用,精心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法》,按照工作学习两手抓的原则,分班次安排全体职工在固定时间内集中开展安全知识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始终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贯穿到安全生产全过程。同时,坚持利用安全例会、班前会等会议时间,组织职工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学习,做到“线下”安全警示教育全覆盖,增强广大职工的安全风险防范意识,确保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可靠。
“体验+宣讲”案例警示“记于心”
该矿结合所辖区队工作实际扎实开展安全宣传“进区队”活动,通过制定学习方案,围绕三违现象和典型事故案例内容开展主题宣讲,加强对职工不安全行为的警示教育,组织职工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查隐患、找漏洞,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阐明井下违章作业对企业和个人的危害性,进一步增强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为安全生产工作敲响警钟。同时,利用投影仪、音响等视听设备,组织观看事故案例,让职工身临其境,从视觉、听觉等感官进行“体验式”学习,让大家真切感受到安全事故造成的严重后果,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使职工在潜移默化中牢固树立起安全生产如履薄冰意识,自觉养成遵章守纪、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确保每班生产任务安全顺利完成。
“排查+管控”事故隐患“践于行”
坚持关口前移,持续强化“四不放心”人员排查监管,对情绪不稳定、思想有波动、身体有病患的人员加强监管,随时掌握最新情况,确保一域不失、一事不落、一人不丢。同时,建立常态化排查机制,加强源头防范,把安全生产各种风险隐患全部纳入视野,深入排查、拉网式排查,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任何死角。对每个风险隐患、每个问题苗头,都列出任务清单、责任清单、问题清单、效果清单,对每个风险点都紧盯不放、一抓到底,并组织开展隐患排查“回头看”工作,做到隐患不消除不松手、问题不解决不罢休,助力矿井安全生产。
“关心+关爱”心理疏导“保稳定”
积极推进关爱职工“1+4”工作法,针对职工思想较大波动、受到批评处分、人际关系紧张、工作岗位变动、经常完不成任务、发生“三违”等情况,各党支部积极开展谈心谈话,进行心理疏导,帮助职工梳理自己的身心现状,提高安全意识和心理健康素质,在出现心理困扰问题时,及时得到恰当的解决,以更加健康的状态,更加积极的心情面对工作。同时,通过公布诉求渠道电话、周四信访接待日、合理化建议征集、上门家访等形式,多渠道倾听职工心声,主动拉近与职工的距离,搭上连心桥、打通隔心墙,做实做细爱心帮扶工作,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形势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