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三省一市交通运输部门部署交通“快联快通”

将推进南通新机场跨地区“共建共营”

版次:A01  2023年02月28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上海证券报讯 2023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周年。近日,江浙沪皖三省一市交通运输部门主要负责人工作会议在南通举行,总结发展成果,谋划发展蓝图。

近年来,沪苏浙皖携手推进交通一体化发展成效显著,仅2022年长三角新增高铁超130公里,5条省际高速建成通车,新开通12条省际毗邻公交线路。2023年,三省一市将继续加快推进长三角交通基础设施“快联快通”,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协调发展格局,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加快打通省际待贯通公路,协同推进“水上长三角”,合力打造“世界级机场群”。

上证报记者了解到,今年2月初,南通新机场项目取得阶段性重大进展,苏沪两地共同签署了《深化推动“两场”同步建设合作协议》《“两场”建设涉及南通市的属地工作协议》,同时由上海机场(集团)与南通城建集团联合新设立合营企业,负责新机场的投资、建设、运营等。

“南通新机场的建设是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深化发展的又一重大成果,特别是以资本为纽带,开展跨地区的机场共建共营,可以从更广范围、更深维度推进合作,在航司布局、航线配置、运力调配、业务模式等方面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促机场群的合理分工和协同发展。”华设设计集团总规划师邓润飞向记者介绍。

与此同时,长三角多地机场也纷纷开工新项目,加强航空货运设施的建设。“目前,杭州机场三期T4航站楼和交通中心已完成验收,南京禄口机场T1南指廊工程建成。上海浦东机场四期扩建工程、扬州泰州国际机场二期先导段、嘉兴军民合用机场飞行区等6个项目已开工建设。”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惠先宝介绍,长三角机场基础建设和运力运营已达到较高水平,未来将朝着打造“世界级机场群”的目标努力。

“未来机场群还需要完善地面快速联通交通集散网络,以‘轨道上的机场群’为目标,加快构建以机场为核心、各种交通方式便捷换乘的综合交通体系。一方面,加强机场之间快速联接,特别是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快速衔接,另一方面,增强对腹地城市的覆盖,提升机场服务水平。”邓润飞说。

在交通行业高质量协同发展方面,长三角也正积极推进“一网通办”功能范围,推进长三角电子证照、网约车运营证、船舶通检等共享互认。

“长三角地区公路里程长、密度大,日常车辆通行量居全国前列,仅江苏就有高速公路省界25处、普通国省道省界69处。”江苏省交通综合执法局副局长沈学标介绍,交通执法机构紧扣一体融合,聚焦高频执法事项,推动区域执法数据共享。现已实现道路运输执法由“隔界相望”向“跨界相助”转变。此次会上,三省一市交通运输部门还共同签署省级综合交通运输调度和应急指挥协议、超限超载严重失信主体对象名单联合整治备忘录,推进区域协同监管水平。

(记者 仲 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