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织医疗保障“网” 兜底民生解民忧

版次:02  2023年02月28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 市医保局立足为民、惠民的服务宗旨,调整我市医疗救助待遇政策,织密织牢以基本医保为主体、大病保险为补充、医疗救助为托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减轻困难群众医疗费用负担方面实现综合保障、梯次减负的作用,将医保民生服务真正落到实处。

扩大医疗救助人员范围。医疗救助对象范围由城乡居民救助对象扩大到覆盖困难职工和城乡居民。医疗救助人群由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4类人群扩大到特困人员、低保对象、低保边缘家庭成员、返贫致贫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和因病致贫重病患者6类人群。2022年,纳入医疗救助范围特困人员19929人,低保对象102539人,监测人口15027人,低保边缘家庭成员1263人。

增强大病保险减负功能。在全面落实普惠待遇政策基础上,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和返贫致贫人口实行大病保险倾斜支付,较普通参保人员起付标准降低50%、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取消封顶线。

提升医疗救助水平。低保对象救助比例由70%提升为75%;新增人群低保边缘家庭成员、因病致贫重病患者起付标准分别为3000元、10000元,救助比例分别为60%、50%。所有救助对象年度救助限额由1.5万元提升至5万元。

完善倾斜救助措施。对规范转诊且在省域内就医的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低保边缘家庭成员、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经三重制度综合保障后政策范围内个人负担仍然较重的,适当给予倾斜救助。倾斜救助起付线为1.5万元,救助比例50%,年度救助限额5万元。

2022年,市低保、特困人群一站式结算197437人次,医疗救助支出金额9126.4万元。

(本报记者 贾 静

本报通讯员 李 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