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心践使命 勇担当善作为

全力绘就新时代美好淮南残疾人事业新画卷

版次:04  2023年02月23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市残联第七次代表大会以来,我们直面挑战勇担当,爬坡过坎勇攻坚,砥砺奋进勇追赶。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残联的关心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市残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残疾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中心工作,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全市残疾人事业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2020年、2021年,市残联承担的省考指标“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民生工程考核”连续两年位列全省第一方阵;市残联连续两年荣获全市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先进单位。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为残疾人事业筑牢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不断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持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引导、团结、带领残疾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提升效率转作风。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基层,紧紧围绕残疾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制定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服务水平和残疾群众满意度得到双提升。强化廉政严自律。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越“雷池”、不踩“红线”,始终做到一心一意为残疾人服务,真正把党的初心使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始终做到奋发有为干事创业,时刻做到自警、自省、自律,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体系思维,不断优化完善制度建设,为残疾人事业提供暖人心的政策保障。

围绕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重点业务工作,积极推进残疾人事业充分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不断完善助残惠残政策体系。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淮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淮南市“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等文件,为全市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市残工委相关部门联合出台了《淮南市困难残疾人康复实施方案》、《关于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等配套文件,进一步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改善残疾人生活品质、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关爱更有力度、更有温度。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多元融合,不断提升精进服务水平,全面增强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

“两项补贴”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100%。残疾人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参保率分别达到94.1%和97.5%。近五年来完成困难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33594人次,完成残疾儿童康复救助8335人次,均超出省下达的任务指标。2022年度精准康复服务率100%,辅具服务率100%,均超出省里提出的95%建议值。0-14岁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实现全覆盖。投入241.4万元扶持1138名残疾人创业;投入146万元为1731名残疾人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建设阳光大棚135个,建立辅助性就业机构11个,安置智力、精神、重度肢体残疾人就业438人次。投入120.146万元为4621名残疾人发放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17家托养服务机构托养符合条件的残疾人1154人次。投入297.95万元为3107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比例为99.7%,超过95%的预定目标值。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市48388名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全部如期脱贫。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共建共享,不断树立自强不息精神,助力实现残疾人的自我价值、社会价值。

在淮南日报开设“助残爱残惠残”专栏,在市广播电台开设《关爱残疾人在行动》专题节目,并利用“全国助残日”“全民健身周”“爱耳日”“盲人节”等重要节点组织形式多样的宣传和扶残助残活动,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实施文化进残疾人家庭“五个一”项目,举办残疾人“读书达人”演讲比赛,开展残疾人康复体育进家庭项目,为112户重度残疾人提供居家普惠性康复体育服务。开通“12385”残疾人服务热线,建立淮南市残疾人法律服务中心(法律救助工作站),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建成残疾人之家92个,残疾人工作站1095个,实现“残疾人之家(工作站)”的全覆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今后五年,我们要以淮南市“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为支撑,聚焦主责主业,坚持统筹协调,满足残疾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发展需要,促进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区域残疾人事业均衡发展。

完善残疾人保障制度,让残疾人生活更有体面

巩固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残疾人及时给予有效帮扶。按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求,做好农村低收入残疾人家庭帮扶工作。借助更多更好的外部资源参与残疾人帮扶。

强化残疾人社会救助保障。全面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做好对符合条件残疾人的医疗救助,强化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的互补衔接,减轻困难残疾人医疗费用负担。

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落实为城镇困难残疾人个体户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补贴、资助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政策,帮助残疾人按规定加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应保尽保。

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让残疾人生活更有尊严

完善残疾人就业创业体系。开展残疾人就业促进专项行动。在经营场地、设施设备、社会保险补贴、金融信贷等方面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灵活就业,鼓励残疾人通过新就业形态实现就业。加大对“阳光家园”“残疾人之家”等辅助性就业机构的支持力度,组织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等就业困难者就近就便参加生产劳动、进行职业康复、实现社会融合。

提升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帮助有就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残疾人得到相应的职业素质培训、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继续开展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课程资源。

强化残疾人就业创业服务。健全完善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发挥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和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社会组织的作用,为残疾人和用人单位提供专业化、精准化服务。为高校残疾毕业生建立就业帮扶工作台账,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重点帮扶。将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残疾人纳入就业援助范围,开展“就业援助月”等专项就业服务活动。

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让残疾人生活更有品质

提升残疾人康复质量。继续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推进困难残疾人康复民生实事,提升康复服务质量,满足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需求。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合理确定康复救助标准,增加康复服务供给,确保残疾儿童得到及时有效的康复服务。加强残疾人康复机构建设,完善全面康复业务布局,充实职业康复、社会康复、心理康复等服务功能。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服务,推广安全适用的基本型康复辅助器具,增强优质康复辅助器具供给能力,推动康复辅助器具服务提质升级。

健全残疾人教育体系。坚持立德树人,促进残疾儿童少年全面发展。巩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开展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需求评估,落实“一人一案”分类安置。落实好从学前到研究生教育全覆盖的资助政策,支持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合理配置特殊教育资源,加快推进融合教育,健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构建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的特殊教育体系。

丰富残疾人文体活动。鼓励残疾人参加“书香安徽”全民阅读等公共文化活动,持续开展“读书达人演讲比赛”“残疾人文化周”等残疾人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基层创建一批残健融合文化服务示范点,更好满足残疾人文化需求。实施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行动,将残疾人作为重点人群纳入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保障残疾人平等权利,让残疾人发展环境更加友好

加强残疾人权益维护力度。落实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关于保障残疾人权益的规定,促进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开展残疾人尊法学法用法守法专项行动,将残疾人作为公共法律服务的重点对象,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扩大残疾人法律援助覆盖面,重点提升残疾人法律援助质量。完善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协调机制,开展法律援助志愿助残行动,为残疾人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救助服务,方便残疾人诉讼。

提升无障碍设施建管水平。落实好《安徽省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办法》。在乡村建设、城市更新、老旧小区完善改造中统筹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社区建设同步开展无障碍改造,着力提升残疾人居家无障碍改造水平。增强全社会无障碍意识,加强无障碍监督,保障残疾人通行安全和使用便利。加快推进政府政务、公共服务等信息无障碍建设。

营造全社会扶残助残氛围。将扶残助残纳入公民道德建设、文明创建工程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和扶残助残传统美德,营造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社会氛围。有效激发残疾人自强不息精神,鼓励更多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组织好“全国助残日”等主题宣传活动,支持残疾人题材优秀纪录片、公益广告和网络视听节目制作播出。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起点续写新篇章。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砥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焕发开拓进取、干事创业的昂扬斗志,凝聚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时刻牢记全市23万残疾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烈期盼,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为我市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