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中西部产业质量竞争力

张再杰

版次:03  2023年02月22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日前印发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引导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区域内支柱产业质量升级,培育形成质量发展比较优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如何立足区域特色,推动中西部地区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题中应有之义。

产业质量竞争力,是指产业在质量、品牌、效益等方面所体现的竞争能力。其基本特征是产业在保持合理增长速度的前提下,通过有效的布局优化,实现转型升级,获得效益提升,具体表现为产业产值的平稳上升与生产效率的持续提高,从而推动产业在更宽领域拓展、向更深层次迈进。

具体到中西部地区而言,一直以来,得益于我国深入实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西部的各个省(区、市)的产业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GDP增速、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和就业等指标去年还一度普遍高于东部。区域之间产业发展动力的传导机制更加顺畅,经济活跃区域通过共建园区、东西部协作、生态补偿机制以及产业链供应链协同等方式带动后发展区域,区域之间协同应对风险机制更加完备。不过,中西部地区当前仍存在产业结构性供需失衡、质量效益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煤电、冶炼、化工等高耗能的主导产业效益下滑,面临一定的困难与挑战。如何立足比较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推动产业质量实现升级,将是中西部地区产业未来发展的重点任务。

强化产业基础质量支撑是前提。要着眼于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不足的现实,在传统基础设施方面补齐短板,同时适度超前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要面向产业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推进新基建,带动产业质量升级。如贵州可依托大数据产业积淀和科技重器FAST,大力发展大数据中心等;广西则可在推进海铁联运建设中大力发展智能交通、智能物流等产业。同时,要加速主导产业在技术创新、标准研制、计量测试、合格评定等产业技术基础能力建设方面找准切入点,中东部协同推进重点领域产业基础质量攻关。

引导产业特色化发展是关键。坚持“特”字当先,立足区域特色资源,依托现有产业基础选择具有较好增长态势、对区域经济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产业作为发力点,采取差别化的引导扶持政策,推动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并做大做强。中西部地区应利用新兴产业发展机遇,大力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能源等新产业。例如,贵州、宁夏等地要抢抓“东数西算”国家重大战略机遇,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数字产业集群。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提质增效是保障。中西部地区应聚焦源头创新和核心技术攻关,着力加强技术储备,不断提高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和抗风险能力,为产业质量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还应不断夯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鼓励引导企业以创新促产业转型升级与前沿技术攻关,增强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还要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这是助力中西部地区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质量升级的重要途径。要重视招商引资对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坚决摒弃“捡到篮子里的就是菜”的错误认识,把招商引资与产业质量升级同步谋划,依托资源、环境等现有基础和产业发展实际,大力引进对提升中西部地区产业竞争力、影响力和开放度有明显作用的项目,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