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燕”归巢服务家乡父老

本报记者 贾 静 本报通讯员 冷飞阳

版次:02  2023年02月21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不仅锻炼了我的社交能力,也让我体会到奉献自己温暖他人的满足感,接下来,我会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积极投身基层实践,让自己的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近日,在潘集区潘集镇志愿者交流座谈会上,来自安徽大学的大一学生王彤彤作为“归巢燕”返乡大学生志愿服务队的代表上台发言。

今年寒假期间,潘集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镇妇联、团委成立了“归巢燕”志愿服务队,面向辖区内返乡大学生发出“招募令”,共有13名来自全国各高校的大学生报名参加,成为“红马甲”的一员。这群年轻志愿者们积极响应镇党委号召,扑下身子、冲锋在前、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用一股活泼向上的青春活力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集中培训,户外学习,精神贯穿始终

“‘归巢燕’志愿服务队成立的第一天,我们就召开了岗前业务培训会,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论述、《志愿服务条例》等相关政策文件,确保每位志愿者都能把党的主张贯彻到志愿服务的全过程。”潘集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为保证志愿服务队建设工作能在新时代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更进一步,近段时间以来,潘集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始终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集中组织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瞄准报告中针对志愿服务事业提出的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对志愿者进行再培训,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贯穿志愿服务工作始终。

除了集中培训,潘集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还经常组织志愿者们到潘集区凤台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园开展户外学习,帮助他们了解家乡抗战史,激发志愿者们为家乡服务的热情。

深入一线,服务群众,牢记群众期盼

“镇上的志愿者每周都会开展各种活动,不过最近来了一些年轻的生面孔,这些年轻人有学历、有见识、有礼貌,服务还特别贴心,看着让人喜欢。”潘集镇居民李大姐赞道。

据了解,为了在寒假期间为群众提供优质对口服务,潘集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在前期走访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春节假期前后节点,组织“归巢燕”志愿服务队开展了政策宣讲、移风易俗、文明过节、走访慰问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作为土生土长的潘集人,我们着眼于父老乡亲们的急难愁盼,用满腔的热情,满格的状态,满分的努力,换来他们百分的笑容。”“归巢燕”志愿服务队领队说道。

复盘总结,交流进步,提升服务质量

据了解,除了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活动复盘同样是“归巢燕”志愿服务队日常工作的重头戏。在会上,志愿者们畅所欲言、反思总结、改进工作、共同进步。

不止是“归巢燕”志愿服务队,近年来,潘集镇的其他志愿服务队也都遵循“活动策划、活动开展、复盘总结”的工作闭环,不断审视自身工作,改进思路,创新方法。同时,还定期开展志愿者交流座谈会,为广大志愿者提供一个交流心得、分享经验的平台,持续提升志愿者服务质量。

“我们还会继续提高工作标准,细化工作流程,强化工作措施,力争打造多支全区一流、全市先进的志愿服务队伍。”潘集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志愿服务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一环,在基层治理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将提高思想认识,健全体制机制,统筹整合资源,紧抓不懈,建设一批特色志愿服务队伍,挖掘一批优质志愿服务项目,培养一批先进志愿服务个人,推动新时代志愿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潘集镇党委相关负责人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