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有英才 各领风骚

——追光淮南大地上的千古先贤

特约撰稿 金 妤

版次:18  2023年02月17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天下第一塘——安丰塘。 本报记者 张 越 摄

游客在孙家鼐纪念馆内参观。 本报记者 张 越 摄

梁启超说:“淮河流域,阳开阴合,为我国数千年来政治史的中心,其代产英雄,为吾国数千年人物史的代表。”今天的淮南市,地跨淮河,得天地之厚爱钟灵之毓秀,英杰迭出,彪炳千古。

淮南先贤,他们或是在中国政治文明天空上划过一束耀眼的星光,或是在人类文明进步史上留下清晰而深刻的脚印,或是在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中占有一席之地,或是辅佐一国之王用言行影响着历史的走向,或是隐身乡野以美好德行教化风气……他们中有以特定之身份走进了淮南大地,有用揖别之姿态走出了淮南大地,无论是走进者还是走出者,他们人生的一个关键节点是在这里,他们与淮南山川同在,他们是淮南历史上的星光。

春秋战国——

辞让与主治,是季子和宓子的不同选择

智慧与谋略,是孙叔敖和春申君的人生呈现

今天的人们不会想到,历史的风云际会让孔子时代的两个名人在淮南大地上驻足,他们分别是季子和宓子,前者来自南方的吴国,后者来自北方的鲁国。淮南大地成为他们终身的符号或生命的栖息地。

季子,名季札(前576年—前484年),又称延陵季子、延州来季子,春秋时吴王寿梦第四子,封于延陵(今江阴地区),后又封州来(今淮南地区)。司马迁在《史记·吴太伯世家》中记载,吴王寿梦生前就想立季札,季札力辞,才立长子诸樊。寿梦死后,诸樊又让位季札,“季札弃其室而耕,乃舍之。”《淮南子·道应训》说:“延陵季子,吴人愿一以为王而不肯。”季札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出使鲁、齐、郑、卫、晋、徐等中原国家,产生很大的影响。《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了季子在鲁国“请观于周乐”的情景。《淮南子·主术训》说:“延陵季子听鲁乐而知殷、夏之风,论近以识远也。”司马迁在《史记》赞叹道:“延陵季子之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呜呼,呜呼,又何其闳览博物君子也!”(《史记·吴太伯世家》)

季子在春秋战国人的心目中地位极高,他与孔子同时代,且年长于孔子,有“南季北孔”之誉。

季子曾经的封地州来,就在今天的淮南市境内。遥想季子当年在出使鲁国等中原国家的途中,必定在地跨淮河两岸的州来驻足——路长且阻,必须有一块属于自己的领地安心歇息。封于州来的季子也必定对这块土地极度重视,因为这是吴国通往中原各国的桥头堡。

季子之后,宓子沿着季子曾经走过的路线从鲁国出使到吴国。同样是路长且阻,加之疾病,宓子没有走完他的出使之路,中途停在了淮河支流淝水的岸上。这个由渡口形成的集镇今天叫做瓦埠,两千多年前宓子因病停留在这里,最终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了这片土地。

宓(fú)子(前521年或502年—前445年),字子贱,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的学生,72贤人之一。孔子认为他有治国的能力,鲁国君主任命其为单父宰。宓子没有推辞,而是用高明的手段治理单父。

《吕氏春秋》说:“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巫马期亦治单父,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处,以身亲之,而单父亦理。巫马期问其故于宓子。宓子曰:‘我之谓任人,子之谓任力。任力者固劳,任人者固逸。’”这则故事是成语典故“鸣琴而治”的出处。

《论语·公冶长篇》记载了孔子对宓子贱的评价:“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被孔子称为“君子”的宓子贱,70多岁病逝于瓦埠。今天的寿县瓦埠镇留有宓子墓,建有宓子祠,瓦埠镇亦被称为“君子镇”。

宓子病逝之前100多年,淮南大地已经成为楚国的版图,彼时的国君楚庄王在令尹孙叔敖的辅佐下,成为春秋五霸。

孙叔敖(约前630年—前593年),春秋时楚国令尹(宰相),一生政绩卓著,尤以治水最为世人所称道,淮南大地上留存的天下第一塘——安丰塘(芍陂),相传就是他主持修建的。2015年,比都江堰早300年的水利工程安丰塘(芍陂),成为安徽省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楚令尹孙叔敖作芍陂,灌田万顷。”(《汉书·循吏传》)今天的安丰塘(芍陂)畔,坐落着一座祠堂,名曰孙公祠,又名楚相祠、芍陂祠,是为纪念孙叔敖而建。

孙叔敖是一位有着大智慧的人。《吕氏春秋》《淮南子》都讲述过孙叔敖的故事——

其一是孙叔敖免三怨:狐丘老人说:爵高、位尊、禄厚,就有人妒、主恶、众怨这“三怨”。孙叔敖说:“我的爵位越高,我的欲望越小;我的官做得越大,我的野心越小;我的俸禄越丰厚,我布施得越广。以此来避免三怨可以吧。”

其二是孙叔敖请封寝丘:孙叔敖临终前对儿子说;“我死了以后楚王封赏你,一定不要接受富饶的封地,要选择沙石之地。靠近越国的边界有一块土地叫寝丘,因为贫瘠人们都认为那里不好。你就请求楚王把寝丘封赏给你,这块土地能保证你和你的子孙都平安无事。”

大智若孙叔敖能有几人?要论谋略,另一位楚国令尹春申君黄歇算得上一个谋略家。

黄歇(前314年—前238年),战国时期楚国令尹,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楚国迁都寿春后第四年,被杀于寿春棘门。淮南大地上留存有黄歇陵墓。

黄歇登上政治舞台已经是40多岁,50多岁成为楚国令尹,若是没有谋略,很难驰骋于政治舞台25年。黄歇的谋略首先表现在他以辩才拯救危难的楚国。据《史记》《战国策》等典籍记载,在楚国面临灭顶之灾之时,楚顷襄王被迫把都城迁往陈县,国家岌岌可危,楚顷襄王只能向秦国求和。派谁出使秦国最合适?“顷襄王以歇为辩,使于秦”。公元前272年黄歇出使秦国的结果是不负众望,挽救了楚国。

谋略的第二个故事是“出身遣楚太子归”的壮举:“楚使歇与太子完入质于秦,秦留之数年。楚顷襄王病,太子不得归。”黄歇出计谋,“楚太子因变衣服为楚使者御以出关,而黄歇守舍,常为谢病。度太子已远,秦不能追,歇乃自言秦昭王曰:‘楚太子已归,出远矣。歇当死,愿赐死。’”逃回国后的楚太子,在楚顷襄王病逝之后即位,为楚考烈王。

以上两个故事表明,没有黄歇的谋略,便成就不了楚考烈王,楚国的历史也会因此改写。  

汉唐五代——

斯文淮南肇始刘安,清廉寿春发轫时苗

乡贤莫若董邵南,忠臣实乃刘仁赡

淮南大地文风浩荡,滥觞者西汉淮南王刘安也。

刘安(前179年—前122年)汉高祖刘邦之孙,西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建都寿春的淮南王刘安,求贤若渴,招贤纳士,寿春成为当时学者方士的集聚地。刘安也凭个人的才情学问博得史家的青睐——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上说:“淮南王安为人好读书鼓琴,不喜弋猎狗马驰骋。”《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亦说刘安:“辩博善为文辞”。这是刘安斯文的个性。

《汉书·艺文志》记载:“淮南王赋八十二篇,淮南群臣赋四十四篇。”这是刘安斯文的才华。

此外,《汉书·艺文志》记载:“《淮南内》二十一篇,《淮南外》三十三篇”。《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说:“作《内篇》二十一篇,《外书》甚众,又为《中篇》八卷,言神仙黄白之术,亦二十余万言。”这是刘安斯文的学识。

尤其让我们敬重的是,刘安擎起了屈原这面旗帜,并将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发扬光大,让文辞与思想,浪漫与现实,与世推移达到了一个时代的高度。

《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记载:刘安著《离骚传》“旦受诏,日食时上”。《汉书·地理志》又载:刘安“文辞并发,故世传《楚辞》。”

刘安对屈原和《离骚》的评价,被司马迁记录在《史记》里:“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斯文如刘安,郁郁乎文哉!高蹈如刘安,独立乎世间!

刘安推崇“志洁”“行廉”,在东汉的寿春令时苗身上得以生动体现。

时苗(150年—220年),东汉末年钜鹿人。据《三国志·魏书·常林传》注:时苗入丞相府,被曹操任为寿春令。为官上任时,时苗乘坐一辆牛车来寿春。一年过后,母牛生一小犊。卸任后,群吏说:“六畜不识父,自当随母。”力劝将牛犊带走。但他说:“令来时本无此犊,犊为淮南所生有也。”

这就是“时苗留犊”的故事。这个为官清廉的故事从曹魏时代开始流传,17世纪的时候,有画家托名元朝画家钱选创作了一幅《时苗留犊图》,如今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寿春的百姓为了纪念这位两袖清风的廉洁官员,把小牛饮水的水塘称为“留犊池”,在牛犊出生的地方建了一座“留犊坊”。之后又盖了“时公祠”,小巷也因此得名“留犊祠巷”。

时苗为官一任,青史留名;董邵南则隐居乡野,彰显德行。

董邵南,寿州安丰人,生卒年不详,因与唐代著名的文学家韩愈是好友,我们因此知道董邵南生活在唐朝中期;又因韩愈为其写过诗文,后人才得以知晓董邵南的品性和德行。

“寿州属县有安丰,唐贞元时,县人董生邵南隐居行义于其中。刺史不能荐,天子不闻名声。爵禄不及门,门外惟有吏,日来征租更索钱。嗟哉董生。朝出耕,夜归读古人书,尽日不得息。或山而樵,或水而渔。入厨具甘旨,堂问起居。父母不戚戚,妻子不咨咨。嗟哉董生孝且慈,人不识,惟有天翁知。”这是韩愈在《嗟哉董生行》中的诗句,对隐居家乡、行义孝慈的董邵南进行了赞美。

董邵南的德行在韩愈诗文的推介下,誉满四方,影响后人,其家乡改称为隐贤,留有董子墓、董子读书台、董子祠。

寿州城内曾建有“忠肃王庙”,是为了纪念南唐将领刘仁赡。

刘仁赡(900年—957年),彭城人,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名将。

公元956年到958年,江淮地区发生了一场后周与南唐之间的战争,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被称为“淮南之战”。这场战争跨3个年头,其中,寿州之战就长达1年零3个月。此间,后周军队兵临城下,南唐官兵坚守城池。城外烽火连天,得失频繁;城内飞石如雨,忠诚如一。这场战争中,南唐朝廷虽然无力,但南唐的有些将领却表现出了英勇无畏、忠贞效国的精神,比如刘仁赡。

《资治通鉴》等书记载,后周军围困寿州1年多,城里粮食已尽。刘仁赡的小儿子半夜里划小船偷渡,被抓住后,刘仁赡下令腰斩,左右官员求情于刘夫人,刘夫人说:“军法是不能徇私的,名节是不能亏损的。如果饶恕了他,刘家就会成了不忠的家庭,我和他父亲还有什么面孔去见将士们呢!”

欧阳修说:“仁赡既杀其子以自明矣……自古忠臣义士之难得也!”北宋时期修建起来的寿州城,专门为守城大将刘仁赡建了“忠肃王庙”,以兹纪念。

宋清两朝——

吕氏家族树大根深,孙氏家族枝繁叶茂

家教出俊杰济济绳绳,家风传后代绵绵延延

大宋一朝,文治天下,亦官亦文者比比皆是,尤以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轼最为有名。而与这些名人同时代,能身居相位成宰执者,“吕氏最盛”。元人修《宋史·吕夷简传》曰:“吕氏更执国政,三世四人,世家之盛,则未之有也。”

所谓“三世四人”指的吕氏家族诞生了四位宰相:吕蒙正为太宗朝与真宗朝的宰相;吕夷简是仁宗朝的宰相;吕公弼是英宗朝的副枢密使、神宗朝的枢密使(相当于副宰相);吕公著是神宗朝的枢密使,是哲宗朝的宰相。三世四人宰相中,除吕蒙正外,其他三人皆为寿州吕氏。这要从吕龟祥说起。

吕龟祥,吕蒙正之叔,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中进士,官拜殿中丞,担任寿州知州,全家迁居寿春,“子孙遂为寿州人。”(清李兆洛《凤台县志》)吕夷简为其孙,吕公弼、吕公著为其曾孙。此外,吕公著之孙吕好问是高宗朝的尚书右丞,也属于执政官;吕好问之子吕本中是南宋前期的著名诗人;吕本中的侄孙吕祖谦是南宋中期的著名学者……诚如宋人王珪所说:“天下之人谈衣冠之盛者,必以吕氏为世家。”

清朝后期的寿州,流传着“一门三进士,五子四登科”的美谈,这个故事发生在寿州城内的孙氏家族中。治家极严的孙崇祖,对五个儿子的教育写在书房里的对联上:“光阴迅速,纵终日读书习字能得几多,恐至老无闻,趁此时埋头用功;事世艰难,即寻常吃饭穿衣谈何容易,惟将勤补拙,免他年仰面求人。”最终,埋头用功的五兄弟先后登科,老大孙家泽、老二孙家铎是道光年间的进士,老五孙家鼐成为咸丰九年中一甲一名进士(状元)。老三孙家怿咸丰二年举人,老四孙家丞是优廪生。一家五兄弟四个官至侍郎,而状元孙家鼐,则在光绪四年(1878年)与翁同龢授读光绪皇帝,累迁内阁学士,历任工部侍郎、署工部、礼部、户部、吏部、刑部尚书。1898年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受命为京师大学堂首任管理学务大臣,1900年后任文渊阁大学士、学务大臣等。

寿州吕氏和寿州孙氏,两大家族人才济济,其成功的内核动力是家风和家教。无论是吕氏的“持正”还是孙氏的“勤俭”,这些家风家教都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之根上的集体认同,是世代家族成员的价值标准。

尤让我们景仰的是寿州吕氏和寿州孙氏能把家风推己及人,惠及社会民众——吕本中撰《蒙童训》,作为家塾训课之本,后世广为流传;孙家鼐则创办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开现代教育之先河。

站在更高层面,把家风伸展到学风,将家族教育提升到学校教育,这是寿州吕氏和寿州孙氏对中华文化的一大贡献,是传承,更是守正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