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市大力推进社会治理体系机制、方式方法、路径举措创新,推动平安淮南建设高质量发展——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本报记者 刘银昌

版次:14  2023年02月17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我市把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作为“社会治理攻坚”行动的主项目予以推进,2023年2月底前具备条件的网格将基本实现党组织应建尽建。 本报记者 倪 军 陈海涛 摄

田家庵区黎明社区网格员深入社区商户店内宣传法律和治安防范知识。 本报记者 倪 军 陈海涛 摄

“有网格员的协调,我家下水道不通问题迎刃而解了,我们一个单元的居民都感谢他们。”家住田家庵区洞山街道黎明社区山水居15号楼2单元3室的俞敬明老人激动地告诉记者:“现在我们由开始对网格员的不认可,到现在的充分信任,是一个180度的大转弯!”

2022年以来,我市大力推进社会治理体系机制、方式方法、路径举措创新,提升了社会治理效能,推动了平安淮南建设高质量发展,确保了社会和治安大局和谐稳定。

坚持党建引领,打造基层社会治理运行新体系。强化“红色引领”,出台《中共淮南市委关于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全市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重点任务分解》等,明确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等重点任务。创新党建联盟机制,19个街道党工委、279个社区分别与785个辖区部门、驻地单位签订党建共建协议。279个社区设立了由社区“两委”牵头、业主委员会、物业企业、驻区部门、群众参与的党群联席会。2022年以来,共召开联席会议972次,协商解决环境治理、设施维修等居民事务3140余项。激活“红色细胞”。创新实施“吾邻党建”,全面摸清城市小区党员居住分布,以3至5栋居民楼为单位建立“邻里小组”,推选口碑过硬、责任心强的党员邻长5580余人;设立“邻长小队”,明确由网格员兼任小队长,每日沟通交流、每周碰头会商。整合建立党员志愿者队伍387支,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增强居民互助。依托社区、驻区单位、企业及社会组织等活动场所打造“邻里阵地”470余个。持续深化“社区吹哨、党员报到”制度,先后组织发动7万余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直接联系服务群众10.1万余次。

洞山街道锦里社区老人李祖亮在上海务工,急需进行老年人退休认证。1月28日上午,他来到社区,在第七网格员张冰洁的引导和帮助下顺利进行了认证,李祖亮乐不可支。正在社区巡线的该社区支部负责人告诉记者:“网格化管理解决了很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矛盾化解在最基层。”我市出台《关于开展党建引领物业管理全覆盖工作的指导意见》《淮南市“皖美红色物业”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将235家在淮物业企业全部纳入党建管理。建立“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全市登记备案的140余个居民小区业主委员会,在职党员参与率超过60%。将物业企业参与基层治理作为考核得分重要依据,纳入物业企业“红黄榜”管理。

突出主攻方向,打造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新模式。市委、市政府把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作为“社会治理攻坚”行动的主项目予以推进,提出了“半年打基础、一年见成效、两年创品牌”目标要求,全力打造“四个一”工作格局,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优化网格布局,打造“一张网”。深入推进“多网合一”,积极整合综治、党建、民政、宗教等网格资源,统一设置综合网格5001个。全面推进网格党建+网格治理“双网融合”,已成立网格(小区)党组织424个,2023年2月底前具备条件的网格将基本实现党组织应建尽建。田家庵区黎明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为核心、综合治理为中心、服务居民为初心”,把党支部建在网格上,选举网格党支部书记,实施网格党建和网格治理服务的双网融合,把党的领导和管理服务做到了楼栋组。加强队伍建设,配强“一支队伍”。城市社区按照“一网格至少一名专职网格员”的要求,通过招聘、政府购买服务、整合人员力量等,全面配备专职网格员1400余名,专职率达到98.5%。农村“以兼为主、以专为辅”,3511名网格员全部到位。

谢家集区李郢孜镇河西社区第三网格员王李娟告诉记者:“当我看到楼上漏水修好了,楼下不用再拿盆子接滴滴答答的水了;路灯亮了,居民不用摸黑走夜路了;燃气通了,大家再也不用为烧饭发愁了;奶奶也学会了使用全自动洗衣机了……走在自己的网格里,面对着居民们热情的招呼声,渐渐地明白了,这些不就是自己作为一名网格员应该做的事吗?”强化信息支撑,建好一个平台。统一建设网格“E治理”平台,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应用,网格员通过手机APP可随时采集录入基础信息、上报网格事件等。目前,平台已汇聚各类社会治理基础数据600余万条,流转处置网格事件12.8万件。坚持多方参与,实现“一网联动”。依托各级综治中心(网格化中心、矛调中心),健全完善基层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推动职能部门加强专项业务培训、参与事件联动处置,深度融入网格化工作。全面推动万名政法干警(辅警)“进网格”,1名干警(律师)包保1至3个网格,确保政法力量在网格中全域覆盖、不留死角,打通政法服务“最后一米”,获得群众高频“点赞”。积极推动老娘舅、邻里帮帮团、志愿者协会等近千个各类组织融入网格化工作,参与矛盾调解、疫情防控等工作。八公山区积极拓展网格服务功能,打造党建引领的红色网格、平安守护的蓝色网格、暖心服务的橙色网格、生态美丽的绿色网格、多元共治的金色网格,探索治理新路径。

八公山区新庄孜街道居民胡某等人到区公共法律服务大厅赠送“维护法律扬正气 无私援助为弱者”锦旗,对律师徐作兵提供的法律援助服务一再表示感谢。2022年,胡某等人因小区电改收费事宜,与小区物业管理人员发生纠纷,区信访局引导当事人申请法律援助。区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徐作兵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经过一审、二审,在徐作兵积极斡旋下,促成原、被告双方达成庭外和解。

我市践行“枫桥经验”,打造矛盾纠纷多元调处新机制。打造“三三三”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维护了信访群众的合法权益,调解矛盾纠纷1.2万余件,成功率达99%。建好“三级矛调中心”这个龙头。做优县(区)级矛调中心,推动综治、信访接待等中心实体进驻,47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20余个品牌调解工作室等优质调解力量集中进驻,建立并落实律师、心理咨询师等常态化服务工作制度。做强乡(镇)级矛调中心,以乡镇主要负责人、政法委员、信访工作者为牵引,整合基层社会治理资源入驻矛调中心,形成一中心、多点支撑的解纷格局。做实村级矛调中心,村级中心因地制宜设置矛盾纠纷调处室,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构建“三单网格合一”这个纽带。鼓励网格员摸排矛盾纠纷,通过线上线下一线“接”单;建立网格化中心统一“派”单制度,对矛盾纠纷问题统一登记受理、统一梳理分类、统一分流派单,全流程跟踪服务,实现清单化闭环管理;推行矛调中心“点”单,精准地将信访问题引导至不同的工作室或调解室,由入驻单位的接待员和专职调解员、律师开出“药方”,提供“点单式”调解服务。创新“三化调解机制”这个平台。运用“专业化”队伍,推进专业力量参与人民调解,化解疑难复杂信访问题;近年来,寿县医调委李来仁、大通区交调委王中光等先后荣获“全国模范调解员”荣誉。打造“品牌化”调解,推动“老娘舅”“邻里帮帮团”“王玉芹工作室”“老樊工作室”“谢大姐调解室”“郜宗平警务室”等一批人民调解工作品牌,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全过程。推进“法治化”调解,发挥驻村法律顾问作用,为基层化解矛盾问题提供了有力法治支撑。这一做法《法治日报》2022年11月7日进行了报道。

坚持目标导向,新时代平安淮南建设呈现新局面。在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方面,围绕重点领域细化制定了105项评估目录清单,调整成立105名党政机关、高校、行业领域等业务骨干、专家、学者组成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专家库,对55家稳评第三方机构库进行备案登记。市县两级政法委全程参与、监督指导了“淮南市实施共享电动车项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办法”等稳评项目,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一大批风险隐患。在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方面,推动建立每天通报、每周研判、每周一督导、每月调度、每季度考核“五每”工作机制,打造“接访不走过场、写信真管用”的制度机制品牌。党的二十大期间,我市实现“零进京”目标。在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方面,调整成立扫黑除恶斗争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市委政法委增设扫黑除恶工作科,进一步细化扫黑除恶考核指标,做到“有人抓、抓得实、抓得好”。重拳惩治涉农村、涉网等黑恶犯罪,市扫黑办对公安机关在有组织犯罪方向侦办的5起案件中挂牌督办,对其中2起重点案件实行提级办、异地办,打掉强揽工程、侵占湖面资源“村霸”有组织团伙2个,摧毁利用“网聊”敲诈勒索团伙1个。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方面,全市共打掉涉“养老诈骗”犯罪团伙16个,破获刑事案件138起(其中2起全国专项办挂牌督办案件),抓获嫌疑人123人,提起公诉49人,共冻结、追缴赃款合计3亿余元,排查整治涉诈隐患点164个,工作成效得到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群众对专项行动满意程度指数达96.71%。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方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相关重点工作的通知》,每月通报全市涉诈工作情况,对涉诈重点人员核减、国家反诈中心APP安装工作落后的乡镇(街道)采取记红黄牌、通报批评等方式倒逼发力。通过推动反诈APP安装,我市涉诈警情和损失金额实现“双下降”。

我市坚持靶向发力,全市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持续保持严打态势。以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和工作交流“擂台赛”为抓手,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严厉打击电信诈骗、养老诈骗、“黄赌毒”“盗抢骗”等突出违法犯罪。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综合考评全省第4。持续推进警务改革。建成全省首家具有正科级建制,全流程、全要素、智能化、标杆式的市级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持续深化110接处警模式改革和合成作战中心体系建设。持续加强立体防控。不断强化社会面巡逻防控、枪爆物品行业场所管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扎实推进治安乱点整治、道路交通秩序整治等工作。积极争创全国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全面完成平安城市三期和中小学安全防范三年行动建设任务。2022年1月至12月,全市社会治安呈现“五个下降”,即:全市刑事案件数、八类严重暴力案件数、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数、治安案件数、交通事故数同比分别下降18.0%、6.6%、35.0%、20.6%、12.3%。

注重融合治理,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以自治“增活力”。大力推广社区居(村)民民主恳谈会、议事会、民情沟通日、票决制、居(村)民说事等民主自治形式。先后打造红色议事会、妇女议事会、百姓评论说事点等基层议事协商“小平台”2000余个,发挥了“通达社情民意、平衡各方利益、化解矛盾纠纷”的作用。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9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67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66个,开展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大体检”工作,3个村荣获全省村规民约示范村。以法治“强保障”。推动“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培养工程,培养农村法律明白人15981名、法治带头人1839名。打造线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开设“店铺”188个、建立563个村(居)法律顾问微信群,为群众提供“淘宝式”法律服务。推广“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命名挂牌“无讼村(社区)”888个,着力提升基层运用法治方式和法治思维处理事务的能力。以智治“促升级”。着力构建接诉即办机制,将城管、市场监管、旅游、交通等32条政务热线全部整合并入12345热线,构建热线电话、政府网站、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政务服务网、皖事通APP、网格化“E治理”平台“六位一体”的受理渠道。在全省率先实现110报警服务台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单的实时流转和平台数据互相推送,互联互通。2022年以来,12345热线共受理企业及群众各类诉求50.65万余件,按时办结率98.75%,群众满意率93.98%。

坚持民生为本,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织密公共安全“保障网”。扎实开推进自建房、城镇燃气、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严格危爆物品和煤矿、工贸行业监管。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7.5%,创业培训、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职业技能培训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05.7%、295%、200.1%。推进教育现代化。投资5663万元用于14所公办幼儿园的新改扩建,采用市级统筹的方式一次性完成全市400余所智慧学校建设任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寿县乡村教师陈全文的优秀事迹在央视一套“焦点访谈”栏目播出。健全多层次保障体系。为低收入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对象范围进一步扩大,适老化改造完成率100%。创建123家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延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为6000余家企业降费约1亿元。推进健康淮南建设。村(居)委员会已全部成立公共卫生委员会,675个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已完成标准化建设。积极推进困难残疾人康复民生实事工作,2022年度各项任务均超额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