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护航,为营商环境撑起法治晴空

本报记者 何婷婷

版次:01  2023年02月17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突出法治思维,注重企业视角,统筹整合资源,创新工作举措,全力为企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

“长效+机制”,法治保障添力度

从公开征集立法项目建议,到向社会公开征求法规草案意见、开展立法调研……我市开通了“立法民意直通车”,邀请立法咨询员、法治监督员、市直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等深入各个立法联系点,广泛征集广大群众立法需求和意见建议,推动立法由“等米下锅”变成百姓“点菜上桌”。

“我们坚持以民意为导向立‘需’法,听民意汇民智,开展年度十大‘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征集活动,确立改革发展急需、人民群众急盼的立法计划项目,实打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市司法局负责同志介绍说,我市持续打造立法民意直通车品牌,健全立法听证、咨询、论证、评估等制度,还推动《淮南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草案)等立法协商。

聚焦市委“五大攻坚行动”等,我市制定实施2022-2026年全市立法规划,同时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淮南城市转型发展,将立法重点放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上,制定了相关法律条例,努力做到立法有特色、真管用、真好用。

“精准+高效”,为企服务增广度

2022年12月7日,市工商联、市司法局、市律师协会共同举办了“送法暖民企”宪法宣传活动暨《“万所联万会”公益法律服务协议书》签约仪式。律师事务所与市工商联直属商会签订了《公益法律服务协议》,律师代表、市工商联直属商会负责人及企业家代表集聚一堂,就习近平法治思想、弘扬宪法精神、防范企业风险、企业合规经营等方面进行座谈交流。

“市律师协会将组织各律师事务所进驻市工商联及所属商会,设立律师调解工作室、法律服务工作站,举办法律讲座、法务培训,开展线上线下多渠道法律服务,帮助民营企业建立合规经营制度,为企业依法经营保驾护航。”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