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夕下,晚饭过后,就到了散步的时间。
父亲喜爱散步,我们兄弟俩也爱跟着,跟母亲一声招呼,就出发了。走出小巷,走过田埂。一路上,我们蹦蹦跳跳,不肯老实地走路。父亲就轻声呵斥,指给我们看黄昏的绚美景色。夕照、晚霞,青山,溪流,炊烟,房舍忽地就扑进眼帘,让我们安静下来。晴好的天气,立在桥上,能看见“长河落日圆”的壮美。父亲反叉着腰,眯起眼向落日眺望,神情专注。他总是在想着什么,挺着身子,稳稳地迈步。
那时的父亲肩负着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经常在深夜,车间的生产出现了异常,他披上衣服急冲冲地就往厂里赶。有一回走得太急,右肩撞上一棵树落下了病根,很长一段时间总是隐隐作痛。从厂里回来,天都快亮了,才疲惫地和衣倒下。那时父母工资都不高,外婆跟着我们生活,经济就有些拮据。还没到月底,家里就会周转不开,在外借上一点。下月初领了工资,先把借的钱还掉,快到月底又不够了,再借。周而复始,那段日子就是靠“借”过来的。
父亲性情暴躁,心烦时常常发怒。散步时却能心平气和,还会说些笑话逗得我们哈哈大乐。是散步舒缓了压力,平添了乐趣,父亲沉醉其中。若是遇到雨天不能走了,便流露出焦躁,心绪也低沉下来。
离家工作后,我经常和同事散步,都是单身,性情又相投,正好结伴。边走边聊,工作上的动态,生活中的趣闻,感情上的困惑,无所顾忌。我们分享着彼此的喜乐怒哀。高兴时,一起开怀,落寞时,互相宽慰。生活被我们熬成了一锅小米粥,尝出了甜甜的滋味。那段时光,散步是工作之余最开心的事。
更多的时候,是独自散步。我终于体会了父亲当年的心境,愁结和焦虑曾经如影随形,一度让我失去了生活的乐趣。我像父亲一样走得很慢,也在想着什么。最喜欢去江边,夜幕降临,江水恬静下来。江的宽广,江的深遂,江的迷离,让我沉醉流连。霓虹和流星撒落在江面,闪动五彩的波光。“扑通”,一条鱼扑腾出水面,打碎了江的平静,一圈圈敛波涤荡开来,轻柔地抚摸着河堤。杨柳拂面,清风徐徐,静看江水的流逝。走得久了,身心都融入迷蒙的江水之中,什么都被掏空了,心里渐渐透出光来,气定神清。
父亲老了,一次站立不稳,摔下了水塘。医生诊断是轻微脑梗,嘱咐适当运动,有助恢复。我递给父亲一根拐杖,搀扶起他在夕阳下散步。我陪着他在石墩上坐下,看夕阳西沉,河山落晖。父亲屏息凝神,有一束余晖在他的眼里,跳跃闪动。
我跟父亲说起小时候带我们散步的事。
“散步能看见生活的样子,也能找到人生的态度。” 我咂摸着这句话,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