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鲁 松
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红线意识,严格履行属地监管职责,建立健全监管责任体系,积极开展煤矿重大风险研判,强化煤矿重大灾害治理,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遏制煤矿事故发生,全力保障群众生命安全。
为进一步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持续巩固煤矿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成果,推进全市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我市确定2023年为全市煤矿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提升年”,并开展为期一年的专项行动。我市将以四个方面专项整治为抓手,治理一批重大安全隐患,严惩一批违法违规行为,处罚一批责任不落实的单位和个人,推动煤矿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确保全市煤矿安全形势持续平稳。
落实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
我市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坚决树牢“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发展理念,担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属地责任。我市要求,煤矿矿长要承担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及时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的重大决策部署。带头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严格履行法定职责,依法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严格按照《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保证安全生产投入有效实施。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分管负责人要坚持“一岗双责”,履行好分管范围内的安全职责。
强化重大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重大灾害治理
为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我市要求煤矿要建立完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定期组织开展重大风险辨识,制定重大风险管控方案,确定管控重点,明确管控责任,监督落实到位。以风险辨识管控为基础,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定期对存在重大风险的场所、环节、岗位开展隐患排查,分析隐患成因、制定消除措施,着力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同时建立健全由矿长负责的煤矿重大灾害治理管理体系和以总工程师为首的灾害治理技术保障体系。科学制定治灾计划,合理安排灾害治理工程,保障治理资金。加强灾害治理调度,合理调整煤矿生产经营指标,防止系统不健全、灾害治理不到位,盲目组织生产。
持续提升职工素质,强化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
我市加大宣传力度,持续开展警示教育、安全培训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企业法治意识。坚决杜绝各种安全生产造假行为,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各类安全生产造假行为和瞒报谎报迟报事故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要求煤矿研究制定职工素质提升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选优配强师资力量,保障培训工作经费,杜绝培训造假行为。进一步提升职工教育培训质量,结合职工岗位,加强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培训学习,不断提升职工素质。与此同时,我市还要求各煤矿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制定年度创建目标,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加强监督检查,定期组织现场检查,严格考核兑现,不断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
大力推进“一优三减”,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我市要求,各煤矿要加强统筹协调,加快推进智能化建设和危险岗位机器人替代,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煤矿安全生产的深度融合。
(下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