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培训提高了俺的就业能力!”

本报记者 刘银昌 本报通讯员 唐家林

版次:02  2023年02月14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请大家认真听,最好把这些知识储存到手机上,随时都能用得上。”新春伊始,凤台县关店乡前老村村民王金云在自己家里就对本村务工人员开展钢筋工培训。

“这个工具叫绑钩,是钢架结构专用设备,我们年后要去的工地就是做房架和高架钢筋工。钢筋扎丝绑钩旋转4次才能绑牢、结实,一定要注意质量。”

王金云节前所在的昆山市莲花镇施工工地需要一批钢筋技术工,村民们知道消息后纷纷报名要去务工。他一边讲解技术要领一边还给大家上安全课。

“有了这个技术,俺就有了底气,今年争取挣个八九万回家。”村民王金棕在钢筋笼模具上一边练习扎丝技术,一边高兴地对记者说。

这几天,蔡庄村村民宋炳军为了安排一批去上海的务工人员忙得不可开交。他在上海从事物业管理工作12年了,当地社区在他今年春节回家过年时给了他一个招工30个家政妇女就业人员的任务。“现在上海那边对家政人员素质要求比较高,我们必须要加强技术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家政服务水平,争取让服务对象满意。”在县疾病防控中心大楼下,他带领10多位新招工的妇女等待办理健康证,还抓紧讲解家庭服务、母婴护理、幼儿托管、公司保洁、宠物托管等项目技能知识。

“以前我们对家政服务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在那边干了一段时间就被业主辞退了。今年我们经过培训,掌握了很多相关知识,我和女儿都参加了学习,技能培训提高了俺的就业能力。我相信,今年一定能把这个工作干好!”蔡佩琴信心满满地说。

“加强新型农民的技术培训,是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动力。我们乡目前有8000多人奔赴全国各地务工,还有一部分村民选择在本地务工,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帮助他们拓宽就业门路,开展了瓦工、机修、服装制作以及种植、养殖、加工等30多个技能知识培训项目,让农民人人掌握一技之长,依靠技术发家致富。”关店乡分管劳务输出负责人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