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用力托起群众的“安居梦”

本报记者 朱庆磊 本报通讯员 岳伟伟

版次:01  2023年02月14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住房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百姓生活。2022年以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认真践行“情系百姓安居、服务淮南发展”的宗旨,以深化改革添动力,以改进作风激活力,以提升服务树形象,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公积金服务。

一组数据,可以见证住房公积金保障发展、服务民生的力度、温度和速度:

2022年,全年归集住房公积金55.32亿元,位居全省第四位;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4637笔、总额16.3亿元,居全省第五位;支持职工购房面积52.38万平方米,购房总价值34.57亿元。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市住房公积金累计归集651.7亿元,累计提取公积金总额为466.77亿元,归集余额184.93亿元;累计发放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125270笔、总额304.33亿元,贷款余额为130.94亿元,个贷逾期率继续保持0‰。

改革之举,服务发展有力度

2022年12月16日,淮南矿业住房公积金管理职能交接暨矿业集团分中心揭牌仪式举行,标志着我市在全省率先完成将行业分中心纳入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属地化管理工作,住房公积金管理首次实现了统一决策、统一制度、统一管理、统一核算“四统一”政策,理顺了管理体制,有利于住房公积金管理事业的良性发展。

改革激发活力。2022年,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聚焦服务发展大局,及时出台阶段性住房公积金惠企利民政策。对受疫情影响的缴存企业,可申请缓缴公积金;将租房提取额度提高至每月1000元,支持缴存人按需提取;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单、双职工缴存家庭最高贷款额度分别提高至40万元和50万元;拓宽提取范围,在我市购买新建商品住房,可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2022年住房公积金提取贷款总金额高达55.13亿元,有力地促进了我市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切实减轻群众负担。

科学理财,促进住房公积金增值保值。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始终将增值的理念贯穿住房公积金管理全过程,积极与受委托银行协商上浮定存利率,优化资金存储方案,2022年实现增值收益2.25亿元。住房公积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截至2022年底,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累计向市财政贡献了近20亿元廉租住房建设补充资金。按照每套保障住房50平方米、建安成本3000元测算,可供建设13000多套保障性住房。

惠民暖心,服务民生有温度

“没想到你们还能提供上门服务,太感谢你们啦,为淮南公积金点赞!”近日,凤台住房公积金分中心在清理封存账户工作时发现有一户缴存职工的情况比较特殊。经了解,该缴存职工已去世,妻子常年在外,女儿在外上学,还有一位年迈腿脚残疾的老父亲居住在朱马店镇,无法到窗口办理相关业务。针对特殊情况,分中心派出两名工作人员开展上门服务,现场指导其家人完成了该缴存职工的提取销户手续。

为进一步方便灵活就业人员缴存、使用住房公积金,我市自2022年3月对市中心灵活就业人员缴存模式进行了变更,即由原先的缴存人转账缴存、到各银行网点现金缴存等方式变更为中心代扣代缴。目前代扣代缴比例达95%以上。截至2022年12月末,我市已有2384名灵活就业人员办理了住房公积金,其中583人办理了住房公积金贷款,贷款总额已达16534.90万元,充分发挥了住房公积金的互助性和制度保障。

为方便群众办事,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牢固树立服务意识,结合开展“惠民公积金、服务暖人心”活动,推行上门服务,打造“职工在哪里、服务窗口就在哪里”的人性化服务模式,解决好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的办事难题;推出延时服务,变“准点下班”为“办完下班”,让办事群众只跑一次就能办好业务;推出预约服务,让办事群众在特殊时间也能办理业务,顺民意暖民心。

提质增效,为民办事有速度

在优化服务的基础上,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对35个政务服务事项再次进行全面梳理,推进减证便民服务。同时,精简审批材料,压缩办结时限,贷款类业务承诺办结时间缩减为8日;归集类业务承诺办结时间有一项从15日缩减为5日,其他均从3日缩减为1日;提取类业务法定办结时间有一项从20日缩减为3日;简化了死亡职工小额提取住房公积金手续和离职提取住房公积金手续,方便了办事群众,提高了工作效率。

中心作为全省三家试点单位之一,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内职工线上办理离退休提取试点工作,2022年6月正式上线,8月22日完成首笔提取,圆满完成长三角“一网通办”平台试点工作。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在做好33个基础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的基础上,实现了网上补缴公积金等三个“跨省通办”事项。目前,“跨省通办”事项已经达到11个,长三角“一网通办”事项也达到了7个,包括个人购房提取公积金、证明开具等。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要负责同志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守住有所居的制度初心,推动归集扩面,注重创新服务,加强资金监管,着力打造普惠公积金、便民公积金和安全公积金,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保障作用,用心用情用力托起群众的“安居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