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
奋斗目标,标注新的历史方位;今日中国,开启新的逐梦征程。在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牢牢把握推进高质量发展本质要求,以深入实施“五大攻坚行动”为主抓手,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大通新实践,奋力开创现代化美好大通建设新境界。
聚力产业转型,点燃高质量发展“主引擎”
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要坚持因地制宜,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大力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实施规上工业企业倍增计划,重点培育机械制造、新材料等升规企业,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达到确定任务目标。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建立工程技术中心、研发中心,新增专精特新企业。加大对实体经济融资支持力度,深化政银企合作,启动工业企业技改“三年行动计划”。
坚定不移促进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坚持以大项目为龙头,带动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新能源产业园项目建设,积极引入产业链企业,重点发展绿色粮、水产、豆制品、蔬果产业,加快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示范基地。大力发展生命健康产业,重点发展现代医药、康养旅游、健康教育与体育产业,加快养老项目建设。
坚定不移做大做强做精园区经济。实施“一区多园”体制改革,梯次建设标准化厂房,优化主导产业定位和功能分区。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保障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提升及新建项目建设。培育“投行”思维,设立政府性投资基金,重点支持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引导撬动社会资本参与,促进产业资本深度融合,促进产业链提质扩量增效。
聚力深化改革,激活高质量发展“强引擎”
改革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要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紧盯国家和省、市战略导向,建立项目前期、融资、土地、建设“四张清单”,全面打好打响有效投资攻坚战,进一步优化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
以深化改革增添发展动能。实施财税体制改革,调整完善区与乡镇、街道财政管理体制,实现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真心实意为企优环境,深化“政府侧”改革,推进全链条优化审批、全过程公正监管、全周期提升服务;树牢服务好现有企业就是最好招商引资的理念,更加关注本土企业发展,全力支持“二次创业”。
以“双招双引”培育发展动能。自觉把“双招双引”作为“一把手”工程,各级领导干部要把主要时间和精力花在抓招商、引项目上。坚持常态化对接、项目化推进,重点实施园区共建、优质教育资源交流等协作项目。积极融入合肥都市圈,发挥区级招商服务中心作用,推动招商引资项目闭环管理,促进项目早签约、早落地、早达产、早见效。
以城乡融合发展涵养发展动能。以实施“两强一增”行动为抓手,加快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和美丽乡村自然村建设,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好乡村人才“引育用留”文章,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智力支持。围绕特色农产品、乡村旅游等开展创意设计和营销模式创新,打响大通“三农”品牌。
聚力生态保护,培育高质量发展“绿引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牢固树立、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深入实施生态治理攻坚行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大通。
做好绿色家园建设文章。严控秸秆焚烧、建筑工地扬尘等污染点源,实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巩固入河排污口整治成果,推进工业园区污水全收集和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确保国考断面水质持续达标。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创建绿色出行示范城区。
做好生态修复文章。巩固提升世行贷款淮南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成果,积极导入产业,一体实施“淮河生态分水岭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水土保持项目”、生态修复项目。
做好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文章。坚持文旅融合发展,依托寿州窑、煤矿工业遗址、九龙岗历史文化建筑群等策划特色体验之旅,围绕“两山三水”策划休闲康养之旅,建成一批网红打卡地、旅游好去处,打造生态乡村、历史文化“一日游”“二日游”精品线路,激活文旅经济引擎,加快建设合肥都市圈、长三角休闲度假“后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