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为民守初心 勇毅前行续辉煌

——淮南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2022年工作速览

版次:04  2023年02月06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市交通运输局坚强领导下,在省交通厅、省执法监督局关心指导下,淮南市交通执法支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全体干部职工攻坚克难、履职尽责,以“全省一流、全国先进”为奋斗目标,扎实开展交通运输领域专项整治行动,推动行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不断提升,为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执法保障。2022年,市交通执法支队先后荣获全省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检查评分第一名、安徽省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先进集体、交通运输部法治政府部门建设“全国先进”等荣誉。

一年来,党建引领,筑牢坚强战斗堡垒。坚持思想引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严格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开设“每日一学”专栏,加强政治学习,筑牢政治根基。坚持作风引领。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坚持每天列队早点名和队列训练,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和模范机关、清廉机关等建设,转作风、扬清风、树新风,营造担当尽责、干事创业工作氛围。坚持目标引领。以“全省一流、全国先进”为目标,凝聚“不怕吃苦、任劳任怨、勇于担当、敢争第一”的支队精神,制定31项制度和46项党建、行政综合等标准化管理目录清单,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坚持典型引领。评选表彰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执法能手,通报表扬先进事迹等,用身边先进典型教育人感召人,汇聚奋进力量。坚持活动引领。举办“迎新春 谱新篇 创辉煌”职工趣味文体活动、庆“七一”“迎新春”“展巾帼风采 铸时代辉煌”“三八”妇女节活动等形式多样的党群共建文体活动,植树绿化、看望慰问孤寡老人,参演艺术党课、经典诵读,增强干部职工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展现交通执法形象。

一年来,稳步推进,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开展“数字交通执法”考评。每季度对各执法大队党建、业务、规范化管理等工作进行考评,根据考评结果颁发流动奖牌,营造比学赶超、干事创业工作氛围。开展“作风建设专项整治”和“转作风、抓落实、促发展”活动。教育引导干部职工转变工作作风,强化廉洁自律,树立执法形象。加强业务培训。举办3期业务培训和军事训练班,对全员进行集中封闭培训,全面提升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开展“执法体验周”“基层站所开放日”等活动,邀请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负责人、从业人员、市民群众和新闻媒体等参观基层交通执法办公场所、一线执法现场等,参与体验路面及水上执法,零距离感受交通执法全过程。“每日一篇”发布工作动态365篇。每天发布《严执法、勇向前——淮南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每日工作综述》,主动公开工作内容,积极展示执法成效和队伍形象。豫皖两省八市十六县(区)区域联动治超会在淮召开。9月26日至27日,豫皖两省八市十六县(区)区域联动治超暨打击非法营运工作会议在淮南圆满举办,各项工作成效得到省厅、省局和兄弟单位的高度肯定。

一年来,依法行政,持续推行法治政府建设。举办“法治讲堂”17期和“道德讲堂”3期。邀请省执法监督局专家、学者、法官和资深律师等经验丰富的专家和学者为执法人员进行专题授课,培训执法人员3000余人次。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成立案件审理委员会,对重大、复杂行政执法案件进行集体讨论、集中审查。出台439项淮南交通执法事项指导目录(其中:行政强制34项、行政处罚405项)。联合高校共建“法治研学基地”。与淮南师范学院合作共建“法治研学基地”,为法治社会建设和法治人才培养作出积极贡献。执法与普法并举。组织执法人员走入校园、企业、高铁站等,通过授课、发放宣传单、悬挂横幅等方式,开展宪法、民法典、道路运输条例、“小手拉大手”等普法宣传。推行轻微免罚、承诺轻罚制度。全年共办理“轻微免罚”案件210余起,“承诺轻罚”案件50余起,减免相关罚款25万余元。积极推广说理式执法新模式。制定《说理式交通运输执法工作指引(试行)》,将“说理”贯穿于行政执法全过程,加大执法案件办理力度,每季度组织案件评查,不断提升案件办理水平。

一年来,周密部署,扎实开展专项行动。主动对接公安交警、特警、环保、文化旅游等部门,加强部门信息共享,健全完善常态化联合执法机制。先后部署开展了 “扫疫治违”“雷霆行动”“联合执法行动暨畅安7号”“豫皖两省八市区域联动治超暨打击非法营运”等专项整治行动,全年共办理行政执法案件7586件,累计查扣非法营运车辆242辆;查处违规经营出租车1516辆次、客车117辆次、非法危险货物运输车辆87辆;查处超限超载、非法改装、“未采取必要措施防止货物脱落扬撒”等违法货运车辆4872台,其中严重超限超载(超限75吨以上或100%)车辆20台(含“百吨王”1台)、非现场执法立案1768件、移送公安交警部门1708台;查处非法机动车维修业户6家。办理12345市长热线和12328交通监督电话投诉、举报等工单4287件。通过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全市道路运输市场秩序持续保持稳定向好。

一年来,创新举措,开创特色服务品牌。打造“交通执法为民服务台”品牌栏目。在淮南交通广播每周一至周五早7:35分播出交通执法动态,宣传行业政策法规,曝光违法违规典型案例,以案说法、主动接受监督,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解答热点难点问题,累计播出243期,受众人群总数180余万人次。搭建出租汽车监管平台。投入专项资金升级改造市区2900余辆出租汽车车载智能终端,实时记录驾驶员经营行为,在火车站、高铁站、商场、高校周边等重点区域安装视频监控,记录出租车驾驶员拒载、议价、拼客、喊客、揽客等违法违规行为证据,精准排查掌握“黑车”运行规律,强化对出租汽车市场的科技化、精细化、规范化执法监管水平。创新打造“8212328交通失物找寻处”和“8312328交通司乘纠纷调解处”服务品牌。利用出租汽车监管平台和车载视频还原事实真相,帮助乘客找寻失物,主动受理、化解司乘纠纷,累计帮助乘客找回失物100余件,调解司乘纠纷1000余起,力所能及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累计收到群众致谢锦旗24面。开发执法案件远程处理APP。主动联系科技公司,开发、推广交通运输执法案件手机远程处理APP,通过非现场远程执法模式,有效破解异地违章“处理难”问题,实现执法“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畅通沟通交流渠道。建立出租车行业沟通交流群、出租车企业交流群,通过教育引导与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相结合,面对面与出租车驾驶员沟通交流,听取意见建议,掌握行业动态,宣传法律法规和经营规范,主动发布交通执法工作动态。深入推进执法为民实践。通过业务预约办理、“便民联系卡”、主动上门服务、与市教育体育局、淮南广播电视台共同举办“我们的舞台——淮南市中小学课本剧展演”送法进校园、普法宣传进企业、“黄马甲”活动等多种方式,展示交通执法形象。

一年来,闻令而动,全力以赴阻击疫情。2022年1月13日以来,市交通执法支队全体干部职工迎难而上、义无反顾,在防控一线日夜奋战了329天,负责、参与全市10个交通卡点疫情防控任务。各疫情防控检查点采取领导带班、24小时值守制度,风雨无阻、日夜奋战,筑牢织密疫情防控安全网,圆满完成疫情防控使命任务。截至2022年12月7日,10个交通卡点先后累计投入干部职工18.6万余人次,检查车辆212.6万辆次,检查人员496万人次(含2个高铁站和1个火车站),现场引导核酸检测158.7万余人次。水路疫情防控累计检查运输船舶1.09万艘次,检查船员2.4万人次。

一年来,宣传为媒,弘扬交通执法正能量。紧紧围绕交通执法中心工作,坚持“好新闻是干出来的,宣传就是为了预防”理念,积极发挥新闻宣传内聚人心、外树形象作用,积极展现交通执法新形象、新面貌、新作为。2022年支队在执法成效、队伍建设、党建综合等方面被各级新闻媒体报道631篇,其中: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人民网、人民日报、中国交通报等央媒报道16篇,安徽网、安徽日报等省级媒体报道210篇,省交通厅、省执法局门户网站、官微等报道240篇,淮南日报、淮南电视台等市级媒体报道127篇,“学习强国”平台报道38篇,编印工作简报156篇。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我市交通运输大会战之年。市交通执法支队干部职工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扬“不怕吃苦、任劳任怨、勇于担当、敢争第一”的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当好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开路先锋,坚决完成好交通运输执法各项目标任务,为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执法保障。